属鼠男孩什么时辰出生最好(属鼠男孩什么时辰出生最好命运)

脾气很大 2023-06-03 19:37:30 网友整理

传统文化|十二生肖之子鼠

十二生肖之子鼠

十二生肖纪年是中国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天文学、生态学、气象学、物候学与农学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伟大创举,其中的科学奥秘与文化艺术内涵尚待深入挖掘。除了“龙”是虚拟的特殊物象,其余十一个生肖都是具体物象,其中包括“六畜”(鸡狗猪羊牛马)和五种野生动物代表(鼠蛇兔猴虎),都是古人熟悉的,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动物。

十二生肖是十二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文化符号,全面集中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态信息,体现了生命的意义,对于人生的启迪和教育是一个生动的范本,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古代经典,是生态美学和生态伦理的一个杰作。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伦理具有“天人合一”的性质,具有真善美相统一的特征,十二生肖的文化符号极具想象力,是富有生命力的历法艺术。

十二生肖作为纪年的一套符号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毫不起眼的老鼠不仅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还能名列榜首,其中的原因一直是人们乐于探究的话题,而种种解释,都离不开老鼠的“精灵狡猾”。比如老鼠怎样欺骗了猫,又怎样利用了牛,不一而足。

古代民间还有 “鼠咬天开”的传说。据说在远古时代,世界是一团混沌,不分天地。某天子时,出来一只老鼠,把混沌一团的天地咬了一口,天地因此有了缝隙,逐渐分开,宇宙遂成。不仅如此,它还为人偷来日月光明、火种、谷种,教人耕种,为人类做了好事。鼠有了创世之功,因而在排十二生肖时,小小的鼠坐上了首席。《类经图翼》中称:“子者阳生之初。”子时是十二时辰中第一个时辰。按照传统的阴阳理论,子时处于“阴极而阳始”之际,人们根据动物足趾的奇偶数决定它们的阴阳属性,只有鼠前足四趾,后足五趾,人们认为老鼠是阴阳合体的产物,契合了子时的精髓,因此,鼠排在了生肖的首位。

鼠在十二属相中排名第一。鼠的象征意义是它的灵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民间认为,鼠年是富足的,给人们带来机会和好年景。老鼠繁殖力强,古人祈求生命繁衍、子孙兴旺,于是,也产生了敬奉子鼠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鼠是一种“灵物”,因此赋予它很多的象征意义。第一个象征意义是灵性,这是因为鼠生来嗅觉敏感、警惕性高且行动十分灵巧,更有能预知吉凶灾祸的特性;第二个象征意义是生命力强,主要表现为繁殖力强、成活率高;第三个象征意义是小,鼠的喻义总与微不足道、不足挂齿联系在一起。第四个象征意义是财神手中的招财之物,人们根据老鼠掘穴储粮的习性,延伸为积财之意,久而久之,“财神爷”老鼠便成了吉祥富裕的象征。

千百年来,鼠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民间依旧流传着不少与老鼠有关的习俗传说。在植物界中,人们常将老鼠与多子植物组合,创作年画、邮票、剪纸、刺绣、泥塑、蜡染等,如“老鼠偷南瓜”“老鼠偷白菜”“老鼠采石榴”“老鼠摘葡萄”等,表示瓜瓞绵绵、穰穰满家、多子多孙等寓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以“鼠”为素材,创造出大量生动形象的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如“多鸣之猫,捕鼠必少”“大猫头,老鼠尾”,又如“老鼠看天—小见识”“老鼠掉进米缸里—因祸得福”“老鼠钻书箱—咬文嚼字”。语言朴实,诙谐风趣,而且寓意深刻,读来颇有韵味,因此被广泛使用。

每逢过年,我国很多地区流行着“老鼠嫁女”的年俗。人们用剪纸窗花、供奉食物、提前熄灯等形式,表达对新的一年美好祝愿,尽管各地在老鼠嫁女的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但它增强了春节的节日气氛。老鼠嫁女,是中国民俗文化中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老鼠嫁女》也是年画的重要题材,画里有一队老鼠,前面的几只老鼠吹着笛子,打着锣鼓,提着灯笼,举着罗伞。中间有4只老鼠抬着一顶花轿子,轿子上坐着个头戴凤冠的鼠新娘。轿子后面跟着的,是一群大大小小的送亲老鼠。画面的左上角,还有一只老猫。它一边睁只眼闭只眼地看着这支老鼠队伍,一边抓着一个鱼头津津有味地啃着。送亲的老鼠队伍竟大摇大摆,热热闹闹地在大老猫面前走过。

因为老鼠与人的关系密切,它成为颇受文人欢迎的创作题材。在不少以鼠为题材的电影、动画片等影视作品中,它们机智灵巧、善解人意、充满智慧,并且能与人和谐相处,被演绎成了充满灵性、聪慧神秘、可亲可爱的小精灵。如《捕鼠记》《精灵鼠小弟》《猫和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鸭》《料理鼠王》等。其中,《米老鼠和唐老鸭》中身着红色衬衣、短裤和黄色鞋子的米老鼠,更是成为卡通王国的经典艺术形象,为全世界的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在文学作品中,同样常常浮现着鼠的身影。《聊斋志异》中的《阿纤》篇写人鼠恋爱的故事、《西游记》写无底洞的老鼠精逼唐僧成亲、《三侠五义》中大闹东京的“五鼠”……此外,描写鼠的诗词、书画、儿歌、戏曲也种类繁多,各有特色。

老鼠对人类的危害,最直观的就是它和人类争抢粮食。“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中最著名的诗篇之一《硕鼠》虽然是借物讽人,但也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老鼠与人争食的痛恨。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半》:“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这首诗很有画面感,令人身临其境。

尽管鼠的神话传说很神、寄托的寓意很广、各种形象很丰富,但现实生活中,老鼠毕竟是老鼠,依然是鼠雀之辈。毕竟老鼠的破坏力强,它啃噬衣物、毁坏堤坝、传播疫病,甚为可恶,所以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诚如明代龚诩《饥鼠行》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灯火乍息初入更,饥鼠出穴啾啾鸣。啮书翻盆复倒瓮,使我频惊不成梦。狸奴徒尔夸衔蝉,但知饱食终夜眠。痴儿计拙真可笑,布被蒙头学猫叫。”

鼠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之一,对于人类来说,这种密切关系更多是一种无奈。鼠是“四害”之一,人与鼠的斗争,贯穿了人类成长的始终,这种斗争至今没有胜负。更有人预测,如果有一天人类消亡,统治地球的很有可能是——老鼠。

作者简介:姜宝兵,字剑梅,号剑梅楼主,清风堂主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德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协理事,《禹城文学》编委。有《剑梅楼文集》《清风堂文集》两部文稿传世。齐鲁壹点清风堂荣获2022年度十大壹点号“年度新知”。

作品《夜读鲁迅》荣获全国“与共和国同行 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二等奖;《青青的梧桐树》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艺作品三等奖;《和伟大祖国一起成长》获“福彩杯 我与新中国”有奖征文一等奖;《曲阜纪行》获“孔子文学杯”全国华语文学大赛金奖;《问道西柏坡》荣获“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作品奖;《大运河上流淌的美食》获第一届“长江文学奖”优秀奖;《化蝶》获得首届新文青全国青年诗人短诗大赛优秀奖。

博客剑梅楼主http//blog.sina/jianmeilouzhu

壹点号清风堂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