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的意思(如怨如诉的意思)

君心似我心 2023-06-11 02:09:01 网友分享

人生如杯:口宜守,心宜修,人宜厚

有一位老师傅,用相同的材料做了三个杯子:

一个装淤泥,人们敬而远之;一个装清水,大家乐于用着它;一个装红酒,众人不自觉地品着。

相同的杯子,因为所装东西的不同,命运也截然不同。

人生亦如此,有什么样的心,便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想法,便有什么样的生活!

因为一个人的所见所思所想,皆来自自己的内心。

人生如杯,守好口,守住心门

无私者公,无我者明。

人生面临的诱惑千万,为人处世中,很难理智克制自己的行为。

人生如杯,当一个人放任自己的行为,对人算计、遇事贪婪、处处自私时,放任自己装满了淤泥,自己也跟着变得肮脏,难以得到善果。

这样的人看似“聪明”,实则“愚笨”。

因为算计、贪婪、自私所占到的“便宜”,早已被标好价钱,最终须付出代价。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 ,慕容复便是一个惯于算计的人,没有守好自己口,下场凄惨。

对于感情,他算计。

慕容复并不爱表妹王语嫣,但因为王语嫣带来的“面子”和王语嫣身后的曼陀山庄,慕容复从未拒绝过王语嫣的痴心。

然而在有机会成为西夏驸马时,抛开王语嫣,片刻不耽误。

对于人心,他算计。

当众人围攻萧峰时,他不分辨谁对谁错,为了得到更多人的力量帮助自己,毅然站在萧峰的对立面。

因为心思均在算计上,真正能让自己依靠的功夫却日益稀松起来,不仅不如曾与之齐名的萧峰,就连面对半路学武的段誉,也是节节败退。

最终愿望破灭,余生疯癫,可悲可叹。

可谓是忙忙碌碌忙算计,算来算去算自己。

与其算计,不如守好内心,精进自己,脚踏实地去实现志愿。

同在《天龙八部》中,不能守好内心的还有鸠摩智和阿紫:

被称为“大轮明王”的鸠摩智一出场,便是一个实力雄厚的人,本应以武林长者姿态出现的他。

因为贪婪,无时无刻都在惦记别家的武功,最终走火入魔,武功尽失。

好在此时的他大彻大悟,放下心中贪念,倒掉人生之杯中的淤泥,成为一代高僧,也算是因祸得福。

而从小在丁春秋身边长大的阿紫,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养成了自私的性子。

只要是自己想要得到的人或物,便会不择手段,更不会去顾及他人的感受。

万恶皆由私字起,当一个人的内心中,装满了自私,最终会和善良正直背道而驰。

人生如杯,倒掉这些如淤泥一般的杂念,把算计、贪婪、自私都挡在外边,才有余地去迎接阳光,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人生如杯,装好心,修一颗纯净的心

学者葛劳德说:

“生活最大的危险就是一个空虚的心灵。”

在人生的杯子里,装一颗犹如清水般清澈的好心,保存好真诚、反省与知足,则是对生活,乃至生命的尊重。

这样的人,总能得到命运的眷顾,或流芳百世,或逆袭人生,成为主宰命运的人。

纵观古代史,那些攀登到高处的人,大多修得一颗纯净的心。

即使生活不简单,也能简单过,内心纯粹的人,往往拥有更多幸福。

唐代第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待人便很是真诚。

她不仅真诚对待有功的大臣,对普通的宫人,也诚心相待。

每当唐太宗因为公事中的烦恼,斥责迁怒宫人时,长孙皇后便也佯装生气,然后要求对“犯错”的宫人亲自处理。

但长孙皇后并不会真的去处罚他们,而是等唐太宗气消后,再度为这些宫人们说好话。

长孙皇后的真诚,自然换来了大家的真心相待,她掌管下的后宫,被称为是史上少有的“温馨后宫”。

而唐太宗所取得的政绩,也被世人认定有她的功劳。

清代祝洤在《淑艾录》中说:

“唐太宗晚年,内无长孙皇后,外无魏郑公,宜其多过失也。”

为人处世,一个真诚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样,一个懂得反省和知足的人,也更容易获得让自己的人生停留在山顶的能量。

“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章献明肃皇后本是蜀地孤女,出身低微,宋太祖不赞同她和自己的儿子赵恒在一起,还下令将她赶出王府。

面对这样的“屈辱”,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反省自己的不足,在十五年间,不间断地读书学习,增加自己的才干和见识。

最终在进入后宫后,迎来自己的人生巅峰,手握大权,不仅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最大的胜利,便是战胜自己。

在人生之杯中,装入清水,用一颗素心,战胜自己,懂得反省,懂得知足。

一手明事理,知进退,一手增强自己的能力,才能始终有所得,越来越强大。

一如西汉孝文窦皇后,崇尚黄老之学的她,在后宫这个大染缸里,把精力放在精进自我和教育子女上。

在权力和能力兼俱时,仍旧把大权放在儿子手里,虽未曾翻手云、覆手雨,但内心始终充盈着幸福,一生享受尊崇荣华。

《老子》曰: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至无求品自高。

把自己的杯子装满清澈透亮的水,修得一颗纯净的心,对人至真诚,对己常反省,对事常知足,便会发现命运的慈悲。

人生如杯,托好底,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人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人生如杯,在杯中盛满红酒,则会经久弥香:与人相处时,保有欣赏的态度;

面对挫折时,拥有坚韧的品行;端正自己的德行,让人生越来越有厚度。

懂得欣赏他人才干的鲍叔牙,对齐桓公说:

“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

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

如果只是想治国,高傒和我便够了,如果想要成就霸业,就必须要有管仲来。

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下,管仲的才华得以施展,最终帮助齐桓公位列春秋霸主之位,更是让自己成为“千古第一相”。

个性坚韧的明代政治家张居正在岌岌无名时,用坚韧的耐力,熬过近三十年漫长的事业寒冬,隐忍不发。

待到苦尽甘来,大权在握,他力排众议,不怕得罪权贵,执意变法,生生为大明朝延续了一段寿命,成为大家眼里的“救世宰相”。

对别人欣赏,对自己坚韧,这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能力。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欣赏别人,不仅能成就他人,还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好。

坚韧做事,不畏人言,坚守初心,实现梦想,一生方不会被辜负。

除了用欣赏和坚韧为自己的杯子托底,深厚的德行更能让人生之杯中盛满的美酒变得更加香醇浓厚,回味无穷。

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

“德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

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唐朝名相娄师德便是一个德行兼备的人,他身居高位,却从不差别对己。

有一次,娄师德外出巡视,在驿馆吃饭时,发现自己碗里是精米,下属却是糙米。

娄师德很生气,叫来驿长询问,才知道因为存粮不多,只能给下属吃粗粮。

娄师德听完后,没有责备驿长处事不周,反而歉意地说,没有打招呼就提前来,是自己的问题。

然后在自己的碗里,也换上了糙米。

他对自己的要求高,做事不要求回报:推荐狄仁杰当了宰相,却在狄仁杰排挤他时,默不作声,不把“恩情”当做理所当然;

他对家人的要求也很高,要求弟弟“唾面自干”:人家向你吐了口水,不要发怒,笑着接受,让唾沫自己变干。

这样的德行,实在让人感叹,就连狄仁杰也佩服地说:

“娄公盛德,我不及他太远了。”

德行天下,一个有道德的人,精神力量总会发挥着它的潜能,影响到周围的人。

德为先,能为上,行为善。

修身养心,加厚人生这杯底,欣赏且学习他人的优点,坚韧且执着自己的初心。

在德行的加持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生命的意义更加深厚广博。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说: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人生如杯,守好杯口,不要让算计、贪欲、自私等如淤泥一般的杂念进入杯中,让杯子适当空缺,汲取阳光。

人生如杯,看好杯心,留下真诚、知足、反省等如清水一般美好的品质,让杯心纯净,人品高洁。

人生如杯,托好杯底,学会欣赏别人,坚韧不拔,提升德行,犹如杯底加厚,再装上红酒,恒久弥笃。

人生如杯,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装什么样的心。

50条常被误用的词语

来源丨“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公号、@人民日报

1.差强人意

【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2.不赞一词

【解释】原作“不能赞一词”,“赞”古有参与、加入义,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加一句话。后用“不赞一词”指一言不发。

【误用】被误解为“没有一句称赞的话”。

3.三人成虎

【解释】街市上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4.美轮美奂

【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5.炙手可热

【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6.侃侃而谈

【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7.首当其冲

【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8.首鼠两端

【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

【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

【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

【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

【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抛砖引玉

【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4.石破天惊

【解释】形容箜篌的声音使人震惊。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15.不知所云

【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

【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费尽心力。

【误用】常被误解为经营不善,很萧条。

17.文不加点

【解释】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误用】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18.侧目而视

【解释】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误用】常被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19.良莠不齐

【解释】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

【误用】常被误用形容水平、成绩等。

20.明日黄花

【解释】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误用】不能被写作“昨日黄花”。

21.评头论足

【解释】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误用】常被错用于中性评议。

22.七月流火

【解释】出自《诗·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

23.弹冠相庆

【解释】指一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误用】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24.期期艾艾

【解释】形容人口吃。

【误用】常被误解为懦弱犹豫、吞吞吐吐。

25.无可厚非

【解释】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误用】常被与“无可非议”误用。

26.无可非议

【解释】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误用】常被与“无可厚非”误用。

27.不胫而走

【解释】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误用】不可与“不翼而飞”混淆。

28.目无全牛

【解释】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误用】易被误解为缺乏整体观念。

29.擢发难数

【解释】拔下头发来计数也难以数清(擢:拔)。形容罪恶极多,难以数计。

【误用】词语感彩常被忽视,用于形容好人好事等。

30.绘声绘色

【解释】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误用】常被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31.危言危行

【解释】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常被误解为“危险”的意思而误用。

32.汗牛充栋

【解释】形容书籍极多。

【误用】常被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33.振振有词

【解释】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误用】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34.休戚相关

【解释】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误用】常与“息息相关”误用。

35.不以为意

【解释】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误用】不能与“不以为然”混淆。

36.如履薄冰

【解释】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误用】常被误用于形容客观情况之危。

37.万人空巷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涌向某处(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常被误解为巷子里空无一人。

38.瓜田李下

【解释】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39.登堂入室

【解释】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误用】易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40.如坐春风

【解释】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误用】与“景物”无关。

41.屡试不爽

【解释】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误用】易被误解为“没有成功”。

42.糟糠之妻

【解释】糟糠: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误用】常被误用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43.五风十雨

【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误用】常被误用为刮风多、下雨多。

44.不忍卒读

【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45.一文不名

【解释】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误用】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46.求全责备

【解释】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误用】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47.罪不容诛

【解释】其罪行之大,即使杀了都不能抵偿。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48.师心自用

【解释】师心: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误用】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49.不胜其烦

【解释】烦琐得让人受不了。

【误用】常与“不厌其烦”误用。

50.耳提面命

【解释】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误用】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静读时代,感悟生活

叹茶,瞭望微信晚间副刊

总监制丨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唐朵朵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