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的意思(袅的意思解释)

鹰视狼顾 2023-06-21 03:08:47 互联网

“鸟字家族”:鸟、袅、枭,这样学汉字,才能真正把握汉字的本质

汉字本就是一家一家的。表面上汉字是一个一个的,但每个字与字之间其实都有紧密的联系,只是今天的我们很少去发现汉字的这一特点,对汉字的了解也就多数都是浮于表面了。

建立汉字家族的概念,以汉字本身的字理为基础来学习汉字,才能真正把握汉字的本质。

接下来,一起学习汉字大家族的“鸟字家族”吧。

首先再来认识一下“鸟字家族”的大家长——鸟。

大自然中鸟的分类很多,因为鸟的样子众多,但智慧的古人在造字上简单地把它们分为大鸟和小鸟,也就是“鸟”字与“隹”字。

“鸟”我们在《双法字理·文部》中已经说过,它像一只羽毛丰满、长尾、尖嘴的大鸟,如喜鹊、老鸹之类,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大家可以去看“鸟”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字形,它的演变是一脉相承的。

关于“鸟”的造字,数量相当多,但在“双法字理”下,我们主要寻找以它作为声音符号的造字,这个数量并不多。

鸟作为一种动物类别,为鸟字旁,但它本身的文字意义并不局限于此,这就体现在它本身做声音造字时所兼顾的意义。

接下来,袅娜的“袅”字读音为“niǎo”,底部是一个衣服的“衣”,看来应该是与我们的衣服有点关系。那么这个“袅”的本意是什么呢?

要明白它的意思,我们就要先来看看中国的戏曲。

在戏曲中,女子的戏服有长长的飘带,像鸟翅膀上的长翎在身边,走起来飘飘渺渺的样子,十分超然、优雅、灵动,好像一只美丽的大鸟在舞台上飞翔,这就是为什么“袅”会与衣服有关。

同时有飘带的衣服也很漂亮,且色彩艳丽。“袅”就是指的这样一种长衣,但是现在人们在生活中已经很少看到了。

我们在一些文学作品当中常看到“袅袅炊烟”一词,它可以增加文章优雅的意境。

如:

清晨的小村庄在袅袅炊烟的映照下,更显一派温存的景象,宁静和谐、亲近温柔,一种自然的美。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崇敬,把世间万物都看成是一种自然常态的道家思想。

“枭”字与“袅”字形很相似,下面换成了“木”,读为“xiāo”,与鸟同韵为“ao”。

木指树木,给出了一个信息“树上的一只鸟”,但这并不是它的本意,它的本意指一个树干高处吊着一只死掉的鸟。

“枭”这种鸟最早指的是什么呢? 指古代的一种鸟,相当于今天的“猫头鹰”。

在古代人们把猫头鹰认为是一种恶鸟。它的特点是老鸟喂小鸟,而小鸟长大以后如果没有食吃,它会把老鸟吃掉,吃了以后剩下鸟骨架就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春秋时,郑国的颖考叔就送了郑庄公三只猫头鹰,以提示他对母亲的不孝,后促成了庄公母子二人“黄泉相见”的典故。

我国民间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等俗语,常把猫头鹰当做“不祥之鸟”,称为逐魂鸟、报丧鸟等。

古书中还把它称之为怪鸱(chī)、鬼车、魑(chī)魂或流离,当做厄运和死亡的象征。

产生这些看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猫头鹰嗅觉灵敏,能够闻到病入膏肓的人身上的气味,并且会发出“笑声”。在很多地方的村庄,人们在听到猫头鹰叫声后数日之内会死人确实不是迷信,所以猫头鹰被叫做报丧鸟。

另外,猫头鹰在黑夜中的叫声像也鬼魂一样阴森凄凉,使人更觉恐怖,古时人们便称它为“恶声鸟”。

虽然“枭”在古时被人们当做是一种非常凶恶的鸟,但猫头鹰实际并没有古人认为的那么可恶,其捕鼠的本领在鸟类中可算是最强的,都能胜过狸猫。

古时也不乏有识之士发现猫头鹰的捕鼠特长,专门养它来抓老鼠,保护粮食,消除鼠害。

后来人们用“枭”指代凶残的人,这些人在被斩杀之后首级多被高高挂起,吊在城头的竹竿上,就像被挂在树干上的鸟骨架。同时“枭”与削掉脑袋的“削”字同音,所以古时把一些因杀贪官、除恶霸而打破法规的乱世英雄称为“枭雄”。

历史上著名的乱世枭雄就是三国的曹操,“宁可错杀一百,不能放过一个”。青史留名至今,人们对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依旧是存在着很多的争议。

文化的学习进步,绝不仅仅是汉字本身,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构建。

这里是无师字通,专注分享汉字相关的故事与文化,欢迎转发,感谢支持!欲知更多汉字故事,请关注我们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