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涞觅)

追梦抓梦 2023-06-15 07:00:29 用户分享

你不知道的“四叶草”边小涞港的来历

长河无声奔去,见证人间沧桑。

“四叶草”边,小涞港河畔,曾是先民追猎的水网密布的沼泽之地、抗日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乡土,如今成为新一代奋斗者驾驶车辆飞驰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公众号“青浦河长”

本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圆满举行,举办场所——被昵称为“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四叶草”绽放于上海西翼的虹桥,这里是长三角架起联通中外的“彩虹桥”的重要区域。在这无形的桥下,有一条有形的河流淌着,连接着距今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时代,也讲述着长三角水网连通的渊源,更见证过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就是紧紧守护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东侧的小涞港。

1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的门牌号为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崧泽大道333号。会展中心的西侧为诸光路,南侧是盈港东路,东侧即为涞港路。显而易见,涞港路的路名来自蜿蜒围绕着“四叶草”的小涞港。

比起东侧与之平行的北横泾,小涞港是一条秀气的水流平缓的小河,两边绿植青青,偶有白鹭来觅食。从相关资料可知,这条名为小涞港的河原先是南北干河,位于青浦、松江、闵行区界,南起淀浦河,北迄蟠龙塘,长约8公里,原名小来浦,一作小涞浦。历史上曾以竹冈塘与蒲汇塘交汇处以北称小涞浦。

“涞”字并不多见。在河北保定有一条涞水。而上海的这条小涞港,将这个少见的字赋予了周边:涞清路、方涞路、涞泾路、涞坊路、涞寅路等青浦和松江交界处的许多路名都与这条河有关。闵行区华漕镇的小涞桥天主堂,亦得名于此。

宋朝范成大的《吴郡志·水利上》收录水利专家郏覃上奏皇帝治理吴淞江的奏折,其中有记载:“吴淞江南岸,有大浦一十八条:小来浦、蟠龙浦、朱市浦、松子浦、野奴浦、张整浦、许浦、鱼浦、上燠浦、丁湾浦、芦子浦、沪渎浦、钉钩浦、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贮浦、烂泥浦。”小来浦即小涞港。不难想象,昔日长三角地区的人们,依托水网,划舟往来,夜泊河上,点点渔火。

随着松江、青浦人口渐渐繁盛,小涞港渐渐失去干河的功能。与小涞港连接的竹港(1981年后改为北竹港)在明代疏浚1次,清代疏浚2次,其中1874年(同治十三年)得到一次疏浚。此后近80年,小涞港和竹港基本都未得到浚挖,河床淤浅,小汛河底无水,农民筑堰拦水灌溉农田。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小涞港和竹港才相继得到疏浚。

竹港北起淀浦河,接小涞港,南经莘庄、颛桥、马桥等地,入黄浦江,长约15公里,可通行大型船舶。竹港得名于冈身竹冈。冈身,指的是位于长江口南岸的沙堤。这些沙堤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自常熟福山起,经太仓、嘉定方泰、上海马桥、奉贤新寺,直至金山漕泾一线及其以东,按照西北至东南走向,形成数条。今天,在上海的郊区,还多有以冈峰、冈身、外冈命名的地名,记录了这段如今被淡忘的上海昔日的成陆历史。

冈身在吴淞江以北有五条,以南有三条。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冈身地带马桥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距今5000年前冈身已经形成。而赋予竹港名字的冈身竹冈,位于奉贤柘林、新寺至闵行一带。地方志资料显示:“此处贝壳含量60%—80%左右,埋藏于地表以下0.15—1米,规模与吴淞江以南沙冈相仿。经C同位素测定,其年龄为距今4200年左右,与淞北外冈(距今4200—4000年)相仿。”

2

历史悠久的河流,将关于上海这片陆地上的古老故事尽藏于柔波之中。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位于青浦徐泾镇崧泽大道,显然得名于著名的崧泽文化。崧泽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年。此时上海地区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平原,后来成为青浦区的区域约在距今7000年前也已经成陆。

崧泽文化遗址于1958年被发现,考古资料显示:其时崧泽地处海滨,东临大海,西和南是丘陵山地,今青浦区境大部为沼泽地带。先民们的茅舍村落聚集在较为高爽的高阜处,在村落周围,人们已经垦殖了小块水稻田。附近水域中有鱼、虾、龟、鳖等水产食物,大型动物水牛等栖息水边,有时也为先民所猎食。狗和猪已被人们所驯养。在湖沼的周围或沿海的土地上,生长着茂密的芦苇、杂草,湖沼间土岗上生长着桑、柳、榆等树木,野禽、獐、四不像等栖居奔窜其间,为冬季草枯时先民猎取的重要肉食。稍远处林边草地梅花鹿成群,这是先要的狩猎对象。在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树木混交的林间,还有老虎等猛兽觅食。崧泽文化前后约延续900年,介于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间,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生产的原始文化。

2008年,以崧泽文化命名的上海崧泽高架路,作为虹桥枢纽综合交通配套“一纵三横”中的重点工程之一开工。根据开工时的报道,这一项目分崧泽高架路与地面崧泽大道两部分,全长3.9公里。其中,崧泽高架路西起A5嘉金高速公路,与其形成互通,路线向东沿诸陆东路,跨越小涞港、南莘铁路,接西郊高架路(辅助快速路)立交,工程终点接虹桥枢纽内部高架系统,全长约2.8公里;地面道路崧泽大道西起A5嘉金高速公路地面道路,沿诸陆东路,经华翔路东至跨轨道交通10号线的起坡点位置,地面崧泽大道全长约2.7公里。

时移世易,大陆平川,先民追猎的水网密布的沼泽之地,成为新一代奋斗者驾驶车辆飞驰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不变的,是始终承载连接外部世界的功能。

3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位于徐泾镇,这里是318国道的起始点,有“万里国道第一镇”的美誉。位于徐泾镇西北部的陆家角村,在抗日战争时是青东抗日游击武装活动中心。当时,今徐泾镇内蟠龙、卫家角,以及泗安桥沿青沪公路一带为抗日游击区,时有激战。

《徐泾乡志》的资料显示,1940年4月,王师龙、朱志成、诸人龙在黄瓜漕(位于青浦境东部,南北流向,北起徐泾港,南至淀浦河)遭敌人伏击,不幸被俘牺牲。王师龙1914年出生,为徐泾土生土长的本地人。1926年,他曾在青浦乙种商业学校就读,这所学校也正是他的同乡陈云1917年曾入读的母校。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师龙组织热血青年参加抗敌后援会,青浦沦陷后,与友人组织人民抗日自卫队,并担任队长,后加入淞沪抗日游击纵队第三支队,任第三大队大队长。

1940年,王师龙乘船经黄瓜漕去区公所途中,被奸徒告密,遭敌寇伏击,不幸被俘。三大队同志闻讯,准备沿途截击营救未成。王师龙被押后转移至松江。敌军威逼利诱,王师龙坚贞不屈,受尽酷刑,不发一言。6月间,他于深夜撕衣为绳,自缢完节,时年26岁。

长河无声奔去,见证人间沧桑。这些彼此相通的水波,传递同一种爱与信念,也提示如今来到“四叶草”的人们,关于脚下的土地的往昔。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来源:作者:沈轶伦

北京徒步登山:房山三水穿越步道-涞沥水段。有红有黄有绿的秋

出行日期:

2021年10月28日,星期四

先上总结:

门票:免费

停车:免费

位置: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涞沥水村

导航:“涞沥水绿色农家院”

环线里程:6公里左右(环穿,不走回头路)

累计爬升:500米左右

用时:3个小时左右(正常走比我们快)

路况:非休闲步道。上山全部是野路,下山是石台阶路。

路线亮点:人少清静;野趣十足;感受美好的大自然风光;可看到部分红叶。

自驾提示

因为现在是疫情特殊时期,在进入幽岚山区域前,就需要扫健康码,然后工作人员就会给一个绿标,就是可以贴在衣服上的那种。

开到了药王谷和坡峰岭岔路的时候,会有保安拦着不让车进去(在坡峰岭景区大门口停车场停满的时候),需要跟保安说,是去涞沥水村的(不是去坡峰岭的游客),保安就会放行。

然后从坡峰岭景区大门开过(红叶节期间的周末过来可能会非常堵,工作日好一些),来到涞沥水村口。村口也是有村民值守的。这时候就把之前给的绿标给他看一下,车就可以开进去了。

进村就沿着宝涞路开1公里左右就到停车场了,也就是导航目的地附近。

徒步细说

在导航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右边就能看到一个比较大的免费停车场了。停车场里面的台阶,就是后面登山出口处。停车场前面有一块写着“三水穿越步道”的石碑。再往前几米,就是登山步道的入口了。

停车场

停车场前的马路

步道石碑

岩石上的刻字

马路边的景点提示牌

三水穿越步道的介绍牌

登山入口

上山的路,其实也就入口看到的这两段小台阶,后面全程野路,爬升也是比较大的。虽然是野路,但是路线还是很清晰的,很好找,到三岔路口之前(大概2.5公里处),基本没有岔路,并且一路还有步道公里提示牌和户外彩带路标。

上山路

步道提示牌

上山路

上山路

上山路

上山路

上山路

树林里的阳光

对面山的弧线上铺了一层红色

层林未尽染,但依然好看

远山也红了一片一片的

房山的名山“棺材山”

秋景醉人

秋景醉人

秋景醉人

上山路

造型别样的枯枝

过了1.2公里的提示牌,后面有大概几百米乱石路,走这一段的时候,让我想起来了好汉坡。

1.2公里处的上山路

乱石路段

走过的路

继续上山的路

在大概2.5公里处,就到三岔路口了,如果到这里后打算下山,就从泗马沟方向走,千万不要从涞沥水方向下山,那段路比上山来的路更野,走的人非常少,所以路线也不清晰,前面还有断崖,非常危险。

山上的岔路口路牌

往泗马沟方向走百米左右,就到一个无提示牌的岔路口了。一个是上山的(应该是继续往泗马沟走),一个是下山的(回到涞沥水)。因为这次只计划走涞沥水段,所以从下山路口走了,没有继续往泗马沟方向去。

下山是石台阶步道,非常的好走。步道上落满了枯叶,两边挂着干枯的藤蔓,想着这里的夏天,一定非常漂亮,跟藤萝谷一样,定是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景。因为太喜欢这下山路了,忍不住拍了好多张。O(∩_∩)O~

下山台阶

下山台阶

下山台阶

枯藤

下山台阶

下山台阶

大石头和树

下山台阶

下山台阶

下山台阶

下山路

下山路

下山台阶

下山台阶

下山台阶

下山台阶

下山台阶

下山台阶

因为已经下降到山谷中,还可欣赏两边奇特造型的崖壁。

在快接近出口的路段,台阶上还加上了护栏。

快到停车场路段

有护栏的步道

有护栏的步道

有护栏的步道

有护栏的步道

最后,从停车场里面出来,完成此次小环穿。

碎碎念:

①出门前查看天气预报,切忌雷雨天气进山

②自备垃圾袋,爱护环境

③建议穿登山鞋,野路不是很好走,登山要注意安全

④编辑和拍摄不易,请勿私自搬运文案和图片

体验21℃夏天 河北涞源待八方游客“来缘”

央广网保定4月29日消息(见习记者王艺霖)奇山妙水作画卷,八方客来笑欢颜。4月28日,以“21℃的夏天·白石山下安个家”为主题的2023年涞源县文旅康养主题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涞源县委书记陈英民发出盛情邀约,邀请广大市民及全国朋友到涞源旅游、投资兴业,体验“21℃的夏天”。

涞源县委书记陈英民盛情邀约北京市民及全国朋友到涞源旅游(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艺霖 摄)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涞源县区位优势明显,该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八百里太行最北端,有三条高速和京原铁路横跨全境,距离京、津、石、保等大中城市均在2小时车程之内。其中,涞源县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1.7℃,素有“京西夏都、生态凉城”之称,拥有富集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休闲康养胜地。

常来常往 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涞源县地理位置独特,资源禀赋优越,境内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景区白石山,中国北方唯一一条不断流的河——拒马河,京西南最大的滑雪场和全球规模最大的高山跳台群,该县相继评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重点县、河北省园林县城、河北省洁净城市、河北省卫生县城,成为京津冀休闲度假旅游首选目的地之一。

白石山云海气势磅礴(央广网发 王大庆 摄)

“前不久刚和同事去过涞源旅游,气候宜人、景色壮美,让我们一行人印象特别深刻。今天看到涞源到京推介的消息,也来现场参与一下,向更多同事多宣传涞源。”北京市民杨和说。

涞源的山,挺拔雄伟,美不胜收。国家5景区白石山是全国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集峰林、怪石、绝壁、峡谷、瀑布、森林、云海等景观于一体。白石山景区以神奇的山岳风光和惊险刺激的体验闻名于世,宛如仙境的云海奇观将开启一段奇妙的休闲之旅。

循着中国北方唯一一条不断流的拒马河,来到亭台倒影、岸芷汀兰、鱼鸟翔集的涞源湖。翠柳拂堤、碧波万顷,这里是天鹅、白鹳、黑颈鹤等50多种候鸟的天堂,拥有黑鹳、卷毛羽鹈鹕等国家一级保护珍禽。当夕阳下的晚霞布满天空,湖边百鸟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山水画卷跃然眼前。

此外,巍巍太行赋予了涞源最宜居、最舒适的海拔高度,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夏季平均气温仅有21.7℃,无蚊、无霾、无酷暑,负氧离子每立方米高达2万个,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大空调”。

常来常想 品尝“舌尖上”的美味佳肴

涞源地处北纬39度,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成就了涞源县“中国优质核桃之乡”“全国无公害谷子种植示范基地”的美名。涞源小米、薄皮核桃、野生山蘑等地道的涞源土特产,枣云糕、酸浆豆腐、虹鳟鱼、莜麦卷等系列美食,质优味香、营养丰富,让人生津留香、回味无穷。

推介会上,涞源美食展区美味佳肴样式众多(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艺霖 摄)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涞源豆腐”,在制作工艺上,不用卤水、石膏,而是用酸浆点制,避免了化学污染,是纯绿色食品。涞源煎饼素有“大如盖、薄如纸、色如金、筋如绸”的美誉。“这煎饼外皮酥脆,咬上一口,香气四溢。”游客在涞源美食展区品尝后笑着说。

近年来,全县“两养一种”(生猪养殖、肉蛋鸡养殖,黑木耳种植)产业全面发展。其中,以玖兴农牧(涞源)有限公司和河北桃木疙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肉蛋鸡养殖产业建成了以饲料、孵化、养殖,屠宰、熟食加工、有机肥生产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覆盖261村,全县肉蛋鸡存栏1000余万只,年产肉鸡8000多万只,禽蛋产量0.92万吨。以河北沃茂牧业为龙头的生猪养殖产业,建成了种猪繁育区、生猪养殖区,饲料加工区、有机肥加工区,现存栏生猪11.03万头,年出栏生猪18.83万头。

此外,以涞源大白谷为主打品种的涞源谷子产业年种植面积达8万亩,年产优质小米4万吨;以六叶林果为代表的涞源优质苹果种植面积1万余亩,产量6000万斤;全县肉羊年存栏16.89万只,年出栏2.41万只,优质农产品畅销全国。

常来常新 静待“来缘”的八方来客

穿梭在涞源历史的时光隧道,“古”可寻访辽代八大建筑之首阁院寺,敲响唯一有明确记年的辽代大钟,踏上四十里的飞狐古道,追寻杨家将的金戈铁马抗击辽兵,登临绵延122.5公里的明长城,触摸斑驳的烽火台;“今”可沿抗日英雄少年王二小的足迹,迈入白求恩战地手术室,聆听英雄战歌。跟着驿马岭狙击战的冲锋号,走进击毙日本“名将之花”阿布规秀的黄土岭阵地,缅怀英烈忠魂。

涞源明长城雄伟壮美(央广网发 王大庆 摄)

当前涞源县有156个农家院,中大型酒店38家,可承载2万余人住宿,1万余人就餐,市场接待能力远未饱和,发展潜力巨大。

推介会活动现场,设置了文旅产品、房地产、涞源农特产品和涞源美食4个展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咨询品鉴。并推出了多条精品休闲康养游线路,发布了各景点、酒店门票优惠政策,通过“9.9元抢白石山门票”等活动,提前向北京市民送上“五一”出游“大礼”。

众多市民前来品尝涞源美食(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艺霖 摄)

近年来,涞源县围绕建设“景城融合、主客共享”旅游城市奋斗目标,坚持山、水、城同步打造,亮、绿、洁共同提升,并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深度开发观光度假、生态康养、体验健身、运动休闲等新型旅游产品,相继建成华中温泉度假区、七山滑雪度假区、涞源湖度假新城等为代表的康养旅游项目,不断释放后旅发效应和满足游客多元需求,推动涞源旅游实现多样化、精品化、个性化发展。

涞源县政府县长王燕表示,涞源县将锚定国家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目标,持续丰富旅游业态,推出更多涞源特色的旅游精品,打造一流服务环境,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感、舒适度。同时,拓展文旅新赛道,擦亮叫响“一山一水、一冷一热”四轮驱动的金字招牌,精心打造京西南消暑度假第一城,全面建设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