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月22日

陪你演戏 2023-08-08 23:09:01 网友分享

天水市五六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1952年9月29日 杨绍夫摄

同上

西北人民热烈欢呼,天兰铁路通车。这是天水三万余人的通车典礼大会。

同上

在天水市举行的天兰铁路通车典礼大会上,回族兄弟向大会献旗。

同上

在天水市举行的天兰路通车典礼大会上,少年儿童队员向铁道部王世泰副部长献花。

杜修贤摄

1952年9月29日上午11时从天水开往兰州的第一列彩车。

姜国宪摄

铁道部王世泰副部长在天水通车典礼大会上剪彩。

同上

从天水开往兰州的第一列火车,开出天水车站。

1952年 杜修贤

天兰铁路的修成,是和苏联专家对我们热诚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图为天水市的少年儿童队队员向苏联专家献花。 

1955年7月6日 谢式敬

天水水土保持推广站的工作人员(弯腰的)在向农民传授垅作区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方法是在山坡耕田里,耕成地垅,这样可以保水保土,减轻水土流失。

1956年1月21日

甘肃省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化。全省各族农民正在积极进行冬季生产,为1956年的春季生产高潮作好准备。图为天水慕家滩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学习使用新式农具。这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购买了三部双轮双铧犁和十多部山地步犁。

同上

图为天水慕家滩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正在穗选玉米种籽。

老艺人郭炳学(右)在指导青年工人描金 1961年11月3日 傅振欣

老艺人们在欣赏敦煌壁画的造型艺术

甘肃天水雕漆艺人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了各型各色的日用装饰品和欣赏品。雕漆艺人们还经常组织学习现代和古典艺术作品,继续提高技艺水平,从而使这一民间工艺不断精益求精。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植下,就业人员增加到220多人,产品增至200余种。如今,天水雕漆艺术已经由原来的单项木雕木漆发展成为雕填、镶填、镶银、描金、彩绘、印锦等多种的综合艺术。

1962年6月21日 李兰亭

天水县藉口人民公社五十里铺生产大队,在1961年年终评比时,大队的二十多名党员都被社员评为“五好”社员。这个大队自1959到1961年,连续受到旱涝灾害,在困难面前,大队的党支部发挥了堡垒作用,党员带领群众克服困难,依靠集体力量展开抗灾斗争,终于减轻了灾害,使农业取得了较好收成。大队党支部书记何炳彦(右一)作风踏实,平易近人,善于深入群众,进行活的思想教育。这是他和生产队的干部,一起研究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问题。

同上

党支部副书记何有生(前)勤勤恳恳,事事带头,每年都做300个以上的劳动日。这是他和社员一起上地劳动。

同上

大队会计何尚云四年来账目清楚,公道无私,社员称他是个“好管家”。

同上

第一生产队模范饲养员何生荣热爱饲养工作,喂的大牲畜膘肥体壮,繁殖也取得好成绩。

社员们正在雨后补修被冲刷的部分水平沟 1964年5月18日 敏钟杰

这是他们在耤河、南河之间争得的180亩河滩水田。社员们正准备播种水稻。

他们正在修复去年被洪水冲毁的河边耕地

天水县耤口公社五十里铺大队,十年来坚持治山治水,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十年前,这里是“山山是秃头,洪水遍地流”的地方。现在,梯田、地埂、水平沟、鱼鳞坑遍布山坡山头,有些地方还生长起成片幼林,控制了水土的流失。山下渠道纵横,水田如画。这些水土保持的建设成果促进了这个大队粮食产量的稳步上升。

1962年10月22日 司马

天水县太京公社田家庄生产大队是天水地区水土保持重点之一。1952年,田家庄饱受贫困生活的16户农民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全区举起了“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的第一面红旗。十年来,田家庄的农民由初级社到高级社,由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农业生产除近三年自然灾害别严重的1960年外年年上升。田家庄的农民坚持着集体经济的正确道路,依靠集体力量,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十年来治山治沟,保持水土的工作中,把山上的一千多亩耕地,因地制宜地修成了水平梯田和坡式梯田,加上培地埂、挖涝池、填陷穴等等综合治理工作,基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并从有利农业生产出发,先后植树50多万株,改变了荒山沟壑的面貌,从而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步上升。田家庄大队有一支水土保持维修队伍,经常整修梯田地埂,注意水土保持工程的完好。

同上

田家庄大队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中,自1952年以来,先后植树50多万株,早植的树木现已成林。为了保护好林木,各生产队都固定专人看管。图为护林老人在林中巡查。

同上

田家庄大队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得好,促进了农业生产。这是第二生产队从梯田里收获的“金皇后”玉米。 

1965年1月22日 付振欣

天水县太京公社的广大社员,冒着严寒,修梯田,培地埂,开展农田基本建设,为争取今年农业丰收创造有利条件。太京公社田家庄大队的贫农下中农社员,冒着严寒带头兴修水平梯田。入冬以来,这个大队已修成水平梯田80余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