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八字分析(刘若英八字面相)

趾高气扬 2024-02-03 07:20:16 用户分享

浅谈:当你了解星座,你能将之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呢

by 白白星座社-Josh

大家好,我是白白星座社的Josh。

这会是一篇日记杂谈一样的文章,希望能让你更亲切一点地感受到我想说的东西。

——————

随着对星座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在日常生活中对星座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

最近深刻地意识到积累样本量对于星座研究的重要性,所以我主动从之前自我封闭的写作环境中跳了出来,开始与很多工作室里的小伙伴们交流谈心,也经常试着帮他们解决一些感情问题。

在这一个多月的接触过程中,越来越觉得星座的精准程度远远超出了原本的预期。每当我细想身边人说的每一句话,这背后传达的思维模式、观念,都像是从他们本人的星座模板中刻出来的一样。甚至很多时候,对方才刚开口,我就大概知道他们想表达什么了。

举个前两天刚发生的例子。

工作室有个水瓶座的小伙伴刚结束一段感情,这几天经常听到她抱怨为什么都已经完全明确得提出分手了,她狮子座的前男友却还总去找她,甚至仍对外声称是她的男朋友,好像分手这回事没发生过一样。

当时我并不了解具体情况,但大脑已经在第一时间本能得跳出了几个关键信息:

1.水瓶女与狮子男,目前刚分手

2.水瓶女觉得提了分手了为什么还纠缠

3.狮子却还在以男朋友身份去找水瓶女

那这么看来,是不是这其中存在着什么沟通上的误会呢?

顺着这个思路去想,我好像在瞬间就反应过来他们之间大概发生了什么事。

首先是水瓶在感情中的表达方式

通常水瓶不太喜欢用过于直白的口头语言去表达情感,会更倾向于通过行为与各种细节,并希望对方也可以多用心去感受,而不是把所有话都说得太清楚。

其次是年轻狮子座的性格,通常也特别鲜明。热情直接,心大不拘小节,相对的也比较主观,直来直往的性格容易在无意间忽略对方感受。

那么双方在遇到矛盾的时候就大概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当水瓶表达出这段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满时,比较年轻的狮子座可能不仅意识不到问题,甚至还会因为对方的态度触及到自尊心而心态失衡,导致矛盾升级。

那么随着矛盾逐渐的积累,水瓶也一点点攒够失望,然后选择离开。

分手的阶段

我接触过很多水瓶,她们通常都会一个人在心里默默挣扎着走完整个决定结束关系的过程,等真的想清楚分手了就会头也不回得离开。但是对另一半来说,可能分开就是一瞬间的事,以至于很多时候对方都完全反应不过来,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么尤其像性格大大咧咧的狮子座,就比较难察觉到对方在相处细节中的那些“变心的征兆”,甚至可能还在用“狮子思维”理解这整件事:“我们只是在情绪上头时说了一些气话,只是吵了几场架而已,怎么突然就分手了呢?”

那些沟通上的误会导致双方都处于现在这个目前尴尬的状况:

狮子座还沉浸在关系中,没能回过神来,也根本没接受分开的事实,还在不停“追问”水瓶。

而水瓶女只会觉得,不是都已经说清楚分手了吗,为什么还要纠缠呢?

上面的这些内容,当然是我经过梳理之后才写出来的思路清晰的细致版本,大脑在第一时间里只会有个粗略的判断。

虽然我从小对身边人的观察就比较细腻,但随着对星座的了解越来越深刻,我也越来越能在短时间内通过串联一个人的言行细节去推测出他们的过往经历,以及他们内心的追求与渴望。

以至于现在我经常有一种带着在看别人的感觉,说实话,这种感觉真的让我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

虽然心里多了几分随着对某些未知事物的可控性增加带来的安全感,但对星座的认知也不断得在刷新着,有个疑问也在我心里越来越深,难道星座对人的影响居然真的会有那么大吗?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开始有点细思极恐。

因为我完全不是,也始终觉得人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把握命运,而不是信奉命理躺着求佛拜神。

当然我也承认,这实实在在得带给我不少好处。当我在面对那些日常交际时,凭借着对星座的理解以及人性的把握,确实越来越能够游刃有余得处理好这些关系。

不过可惜,当我脱离旁观者的角色,处于重要的感情关系时,这其中因个人感情而产生的情绪,还是会影响我对关系的判断。甚至有时候明知道该怎么做,却还是会控制不了自己做出一些不够理智的行为。

感情越重,越是如此。

我想,这可能也是那么多摩羯忍不住抗拒感情的原因吧,确实是无爱一身轻。而这恰恰又是摩羯最大的心结。我知道情绪冲动后悔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不过现在通过星座了解自己之后,已经能比之前更坦然得面对这一切了。

关于日常人际相处的部分,我也还在摸索与学习的路上,之后再总结出一些有用的经验分享出来吧

扯有点远了,下面闲聊一些轻松的话题。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日常相处,星座还在很多时候现在我的视角中。包括在日常看电影听音乐时,我也经常会从创作者本人的星座角度去理解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中传达的情感与意义。

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比文字更能够传达与内心的想法与情感,我也多次在文章中结合创作者本人星座的角度去理解音乐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并引出相关的星座性格分析。

比如天蝎座感情问题分析中唱出天蝎座对感情忠贞不渝的林宥嘉的《浪费》

也写过描述摩羯座放不下的感情时内心一系列真实想法与来回挣扎的过程周杰伦的《黑色毛衣》

以及在水瓶分析中也借用了描绘水瓶座迷恋一个人时的内心活动的歌曲蔡健雅的《红色高跟鞋》

也不只是音乐,很多艺术作品会夹带着浓厚的创作者本人星座特征,比如现在很火的vlog。

我留意了一些vlog作品之后,发现不少vlog内容本身呈现出来的就是博主本人视角的世界观。

举些例子。

在一个知名的天蝎座博主的vlog中,细心观察一下会发现,整个vlog都是由一些细腻的情感和一些小情绪串联成的,水象星座的视角真的特别鲜明。

而在火象的vlog中,很多画面都是由各种新鲜好玩的事情拼凑起来的,并且有个小细节特别明显,就是火象经常会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冲着去下一个目的地。

然后是风象星座拍的vlog,我最喜欢的vlogger是天秤座的井越,他很知名,应该有不少朋友看过他的作品。他的vlog内容是由一些很生活化的小事串联成的。可能是风象比较活在当下的心态,他总是能捕捉到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并将那些在不经意间发生的美好的小事放大到极致,所以看他的vlog总是让人很放松,心情愉悦。

其实我也很想尝试着拍一期vlog给大家看。不说会有多有趣,但从摩羯视角中呈现出来的这个世界的样子,一定会足够特别。看有没有这个机会吧~

其实vlog也可以延伸到电影,很多电影内容也夹带着一些星座视角的影子。

最近有一部电影深深地引起了我的思考:刘若英的作《后来的我们》,应该有很多人都看过。

这部电影的评价真的有点极端。

但当我从制作人双子座的角度去理解这部电影的时候,发现这部电影呈现的完全就是很纯粹的“双子感情视角”。

所以接下来我会出一篇比较深入的双子座分析,主要是写给与双子座处于亲密关系多年,但又总是琢磨不透双子,或是矛盾不断的朋友。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重温一下这部电影,当然这对于真正喜欢星座也爱思考的朋友们来说也会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好了就说到这里了,非常零碎的一些生活故事,以及其中折射的一些关于星座的思考,感谢你能看到这里,不知你是否也有所感想。

————————

你在生活中,有运用到星座的时候吗?

·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在「粉红女郎」里,能看到过去、现在、后来的我们

“那些可爱的女孩们,才不是塑料的友情。”

文/郑怡

《北京女子图鉴》的热播,

可谓是将“恋爱,婚姻,事业,奋斗”等都市敏感热词推上了风口浪尖。

明明宣传的是北漂励志奋斗史,硬是被拍成了《那些年,她依靠过的男人》。

今天,倒是想跟大家说说我心中真正的女子图鉴:

《粉红女郎》

2003年,在那个肆虐的日子里,

我每天唯一的乐趣就是准时守在电视机旁,等着四个女孩的出现:

结婚狂,哈妹,万人迷,男人婆。

现在回忆起来,《粉红女郎》可以算是启蒙我关于“爱情和友情”的电视剧。

如今已经过去了15年,国产剧中拍“都市女孩”题材也屡见不鲜,譬如:

2015年《新娘大作战》中的倪妮和baby, 2016年的《欢乐颂》中的四美。

但无论时光怎么变迁,我一直认为:

《粉红女郎》才是国产剧中唯一一部真正懂得现代女性生活的电视剧。

万玲,一位表面上沉浸在风花雪月中的女子,眼神勾人,婀娜多姿。

她看起来依赖于金钱和男人,但骨子里实则非常追求自我。

在四个女孩里,这个人物好像就是女神+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无论是谁遇到感情上的问题,她总是能用一句话就道破天机。

谁说只有男性才是社会的主宰?女孩子照样有权利支配自己的感情。

我最欣赏的就是她游戏人生的态度,不束缚于传统的眼光,坚守自我,最终等到真爱。

方小萍,一位对结婚有迷之追求的女子,顶着龅牙,说着一口好听的台湾腔。

她和万人迷刚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婚姻盲目崇拜,对男性无底线付出。

一个是“多情红玫瑰”,一个是“苦情山茶花”。

这些仿佛都让结婚狂变成了一个十分不讨喜的角色。

但现在才发现,原来方小萍的善才恰恰是这部电视剧的核心。

她一次次地被渣男大宝欺骗,哪怕最后心中已经清楚了来龙去脉,

但还是心甘情愿地将500万支票交到了大宝手中,

在大宝欣喜若狂,准备再次一走了之时,小萍痴痴地叫住了他:

“你从头到尾,都没有问过我答不答应你的求婚。”

曾经我痛恨小萍的懦弱与愚蠢,但现在竟然更多的是心疼。

和我心境恰巧相反,15年前,大多数观众会认为结婚狂善良真诚,

而15年后,弹幕上满满的都是对她的攻击:圣母婊,道德绑架,犯贱。

如今,在愈加充满戾气的社会中,我多次暗暗庆幸方小萍只是活在电视剧中。

何茹男,再被一段真挚的感情伤害后,选择成为了“男人婆”。

从头到位,她都是“事业和励志”的代名词,

取得了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从保洁员一步步地做到了项目经理。

中间经历过无数挫折与失败,但直到最后,茹男也一直坚持着自己和初恋男友的梦想。

结尾,她解决了龚喜的烂尾楼麻烦,成功启动了希望小学的计划。

这样才是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男人婆的例子就是在告诉那些意淫的导演:

女性想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和成功,不是靠着卖萌嘟嘴,撒娇和装可怜的。

哈妹,一个整天乐呵呵的女孩,单纯善良,年龄最小。

其实哈妹算是整部剧中最不起眼的一个,没什么主见,爱随大流。

但没有想到,她的身份竟然是一个东南亚部落中的公主。

从前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傻乎乎的女孩,再次重温时却被她感动得稀里哗啦。

她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渴望融入家庭的气氛中。

正是三个女孩儿给了她家庭的温暖,于是她心甘情愿地默默为这个小家付出:

撮合结婚狂的婚事,扮鬼恶搞狡猾的龚喜,还为李白寻找“天山雪和万年冰霜”。

最终再找了原生家庭后,哈妹还是选择跟这几个好姐妹继续厮混在一起。

或许,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姐妹情。

小时候,我总觉得《粉红女郎》是一部无厘头喜剧,说着段子,调侃生活。

而现在,我竟然发现它其实带着悲剧的色彩,充满着现实的讽刺,就譬如:

方小萍的痴心错付,因为不出众的外表,在爱情中永远都扮演卑微的角色;

何茹男的坚强隐忍,怀揣着初心,却在梦想的道路上经历了太多坎坷与艰辛;

哈妹的孤独寂寞,本应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却从小在福利院成长,渴望亲情;

万玲的封闭高傲,看透了太多爱情中的规则,活得透彻,但却并不快乐。

曾经听过这样一段话:

“谁还不是玻璃心啊,只不过是在心上裹了厚厚的消音布,让稀里哗啦碎的一胸腔的声音不被别人听见,自己也假装听不见而已。”

《粉红女郎》最珍贵的地方,或许就在于:

每一个人物身上都背负着属于自己的不易,却还是能在嬉笑怒骂中不断成长。

而剧中,无论是搞笑的龚喜,还是帅气的王浩,男性角色全部变成了一种陪衬。

靠着一副好皮囊就能买得起LV, 开得上玛莎拉蒂的女性或许存在,但一定不怎么清澈光鲜。

不过,《粉红女郎》终究还是一部善良的童话:

真诚的姐妹情,跨越阶级的爱情,善良可爱的房东,能被感化的敌人。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终究还是太奢侈了些。

时过境迁,当年那四位个性鲜明的女孩,也早已经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

除了奶茶,陈好,薛佳凝,张延好像都逐渐淡出入了观众们的视线。

不得不说刘若英为结婚狂的角色牺牲了太多,撇着八字步,呆头呆脑,顶着龅牙。

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我都无法真正get到刘若英的美点。

后来逐渐爱上了她的歌,才发现戏外的结婚狂原来是一个如此知性,优雅与随性的女子。

现在再提到薛佳凝,可能更多的人都会联想到她与胡歌的一段感情。

当年胡歌因为意外严重受伤,她默默地陪伴他走过了最黑暗的时刻。

再次看到薛佳凝消息的时候,便是得知她前去修行。

翻了翻她的微博,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信仰的虔诚。

或许这个女孩跟哈妹有几分相像:善良单纯,心思简单。

而陈好和张延在大火之后,都选择了为了家庭离开了娱乐圈。

真心希望她们都能幸福。

突然想到了奶茶为剧中演唱的一首主题曲:《一辈子的孤单》

“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样孤单一辈子。”

想必当年追剧的观众现在多半也已经恋爱结婚,如果你还孤单,也不用太过着急,因为:

为了怀抱一些新幻想,我们失去一些旧幻想,这就是成长。

20年前,4位“粉红女郎”一夜爆红,如今事业和婚姻竟差距这么大

爷青回!

金莎竟然演过《粉红女郎》,如果不是孟佳考古,Z姐还真没注意。

当年,这部剧火遍大江南北,Z姐只记得陈坤、陆毅在剧中做配。

俺可不是重色,毕竟4位女主可都记得清清楚楚,只怪那时金莎不怎么出名,俺对她脸盲。

她的戏份应该也不多吧,悄怀疑,不敢确定。

一转眼,《粉红女郎》播出快20年了,4位一夜成名的姑娘们,如今都怎么样了?

“万人迷”陈好:阔太+老师

“当三角恋爱出现问题时,笨女人想办法解决女人,聪明女人却想办法解决男人。”

“单身是糖,婚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逃过了是要放鞭炮的。”

对“万人迷”的那些金句,你是不是记忆深刻?这个女人真是性感妖娆却又清醒洒脱。

现在回头看,陈好演的“万人迷”绝对是经典,但当年她一点也不想演万人迷。

彼时,陈好演过一些角色,如《那山、那人、那狗》里的侗族少女、《乱世英雄吕不韦》里的婢女芸姜,但还没毕业的她也只算圈中新人。

伍宗德导演仅对她考察了120秒钟,就当场决定邀请她出演万人迷。

但陈好拒绝了,“当时我还是一个21岁不到的学生,完全对这个风骚的角色不感兴趣。因为我和角色的年龄、阅历都差得太远了,万人迷对男人、对婚姻这么有见地,我觉得这些特长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可导演认准了她,一次又一次劝她尝试,陈好推了4次,最终导演被感动,也兼之父亲生病,她需要钱,才答应下来。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平时像假小子的陈好每天穿高跟鞋和细吊带长裙,在镜子面前练习抛媚眼、走猫步。

命运也很神奇,这个她不愿意演的角色,偏偏成功了,成为她一生都摆脱不了的标签。

最初,陈好很抗拒,她怕自己被定型,“曾经有一段时间,这类剧本我坚决不看,还刻意去接和万人迷角色反差很大的剧本。”

后来她慢慢想通,觉得不必太刻意,才坦然面对,有好的角色便接。

而生活中她并不是万人迷那样的女人,“我是既要爱情,又要婚姻!”30岁是她认为适合结婚的年龄。

她所说的“要嫁就嫁有钱人”,也并不是受万人迷影响而拜金,“我是说过这样的话,因为成功的男人身上会有一种自信,这种魅力会不由自主地吸引你。

2010年,她如愿以偿嫁入豪门,老公刘海峰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任摩根士丹利亚洲投资部主管,后自己开公司做投资。

婚后第二年,她便生下孩子,渐渐回归家庭,选择了息影。

她也一度陷入非议,有人爆料说她小三上位,母凭子贵。

但陈好第一时间回应该报道子虚乌有,“娱乐新闻也要‘用事实说话’,请不要帮我制造话题,我也不需要这样的炒作,别把娱乐圈弄得乌烟瘴气!”

此后,她偶尔才出来拍戏,大家都以为她在家做豪门阔太享受生活,毕竟社交媒体展现的都是岁月静好的生活:

旅游、

品香槟、喝咖啡红酒、

晒美食、

秀孩子、

院内摘果子。

直到大家无意中在中戏宣传片上看到她的身影,才知道陈好在中戏当老师多年,哪怕穿着简约的白色衬衣,也依旧优雅美丽。

2021年,她出演《功勋》里李世英,演技依旧在线,扮演少女不违和,演中年时回眸哭也很有冲击力,算是过了一把戏瘾。

后来她也参加也一些杂志封面的拍戏,有人形容她这是“复出”。

对此,陈好表示自己从未离开演艺圈,何谈复出!

“结婚狂”刘若英:晚婚+导演

陈好不想演的万人迷,刘若英当年却是极力争取,只因想突破戏路。

为了说服导演,她在一次活动中穿着低胸装性感亮相,还笑说:“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难搞。”

只是导演倾向她演结婚狂,思量良久,刘若英最终放弃了万人迷:

“其实自己原先一直在结婚狂和万人迷这两个角色之间选择不定,直到后来突然觉得结婚狂这个人物可悲、可怜,也更具有现实说服力,才痛下决心全力塑造这个颇具压力的女人。”

剧中,她穿着老成,戴着龅牙、挤出双下巴,疯疯傻傻,大方扮丑。

她对爱情过分狂热,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找个男人结婚,却屡屡受伤。

要知道,刘若英之前一直是文青形象,如《少女小渔》里在异国一度迷失自我的小渔、《人间四月天》里贤惠的张幼仪等。

但刘若英凭着优秀的演技,成功从一众美丽的“女郎”中脱颖而出,获得观众的喜爱。

据说拍戏过程中,她的两只手臂被蚊子叮得又红又肿,一度高烧不退,她还曾偷偷飞回台湾省抽血检查。

戏中是结婚狂,戏外的刘若英却一点也不着急结婚。

她的情感之路也不太顺利,年轻时爱上了自己的伯乐,可惜对方已婚,她的爱无法说出口,对方也很克制,是忠于家庭的好男人,这段单恋注定无果。

后来和黄磊合作《人间四月天》时,两人传出绯闻。

但那时黄磊已经有了孙莉,两人只能以“在爱情、亲情和友情之外的第四种感情”作为结局。

刘若英也说,“黄磊太好了,好到舍不得和他成为男女朋友之后又分手,希望我可以跟他成为一个非常能够交谈的一种精神上的伴侣的话,我反而觉得那是可以维持很久很久的。”

此后,刘若英的感情一直成谜,似乎一直单身,直到2011年8月,她突然宣布结婚喜讯。

她的丈夫叫钟小江,导演滕华涛是媒人。

外界一直传言,说钟小江是富二代、身价10亿等,其实都是假的。

刘若英澄清,“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大学教授,他自己的工作也只是和金融沾边而已,我们最终能走到一起,和我们的兴趣爱好一致有很大关系。”

婚前,刘若英就表示自己决不会在家里做全职太太,婚后会照常工作。

钟小江很支持她,“如果把你娶回来,你就不干那些事了,只在家里给我洗衣做饭,我才觉得亏了呢。”

这些年,刘若英有条不紊地开演唱会、

出新专辑、

当导演拍电影、

旅行、

空闲了,给儿子做做饭,

和老公一起看看书。

5月初,叶童一头白发,弹着吉他被网友认成是刘若英,她没有生气,也没有否认,回了谢谢。

刘若英则第一时间表示喜欢叶童的气质和戏剧,现在也喜欢她的状态和造型。

两人却是挺像的,刘若英刚陪儿子踢完球,披散着头发,素颜,有些显老态,和以前相比,相貌变化挺大,但能看出她活得很自在。

“哈妹”薛佳凝:至今未婚+皈依佛门

至于哈妹一角,则是薛佳凝通过海选、一路披荆斩棘得到的。

彼时薛佳凝才刚毕业,生活中的她和哈妹截然不同,她不去网吧,也不爱去迪厅。

“我喜欢的颜色都是白啊、灰啊、黑啊、藏青啊什么的,‘哈妹’身上出现的那些鲜艳的颜色平时是绝对不会出现在我身上的。”

于是刚开始演哈妹,她总达不到要求,经常被导演骂哭。

为了更接近哈妹,薛佳凝买了很多时尚杂志,研究韩流,还跑到上海最时尚的地方观察学习。

后来,她塑造的哈妹古灵精怪,俏皮活泼,走在时尚前沿,她在剧中的服装造型都被很多学生争相模仿。

但这时的薛佳凝却在努力摆脱“哈妹”,她自己并不喜欢这样浅薄、没文化的角色。

于是挑剧本时,她总是会刻意去选择与“哈妹”截然相反的角色。“我不喜欢做自己常做的事情,尤其是演员,你常常演一种角色,是没有的,你会觉得无趣。”

后来她想开了,把哈妹当成“流动的盛宴”,只是她再也没有遇到能超越哈妹的角色了。

而拍摄《我也有爸爸》时,导演给薛佳凝一个忠告:少拍广告。后来她几乎没有再拍广告。

对于感情,她曾经认为只有结婚生子的人生才完整。

大学时,她就有一个校外男友,据说当年对方为了薛佳凝和结婚多年的妻子离婚,不知传闻真假。

后来她和胡歌真是让很多人意难平。

胡歌出车祸时,薛佳凝放下工作,照顾他、陪伴他,可谓付出了一切。

哪怕多年后胡歌回忆起她,仍感叹“她真的很好”。

但薛佳凝似乎没得到胡歌妈妈的认可,这段感情最终以分手结尾。

分手后,她离开上海,去北京发展,一直不间断地拍戏让她觉得疲惫。

“刚拍完麦家的《刀尖》,好像到了一个瓶颈期,虽然什么也不缺,但有15天失眠,睡得很颠倒,晚上10点躺下睡不着,到了天亮6点才能睡会儿,但一会儿又醒了。那段时间觉得自己很灰,那种焦虑是莫名的。”

觉得自己被掏空的薛佳凝决定放慢自己的步伐,她减少了影视剧的拍摄,看书、看电影、旅行……努力丰富自己。

2013年,她开始皈依佛门,看佛教的书,修前行、修加行,成为佛门居士,提升自己的心灵。

如今,她的生活简单却精彩,演音乐剧、

拍戏、

分享自己的感悟、

和闺蜜一起出游、

每年去一次西藏。

虽然她依旧未婚,但现在她对感情早已不再执着,爱情和婚姻不过是人生的加分项,如果遇不到良人,就放弃。

对于红不红,她表示演员很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她更关注幸福和快乐。

“男人婆”张延:回归家庭+相貌大变

张延当初并不是男人婆的第一选人。

最初导演觉得瞿颖比较适合演男人婆,也邀请了她,但瞿颖婉拒了。

留着短发的张恒倒是很想演,几次找到导演,但导演就是觉得她不合适,只让她演余露。

最终导演选中了张延。

其实,张延原本学的舞蹈,是选美出身,之前演的都是大美女这种角色。

至于导演为什么觉得她适合演男人婆,张延说:“也许是因为我的个性外柔内刚吧。”

张延对男人婆的定位是:“这是一个很丰富的角色,有事业,也有爱情、友情,正常人有的她都有。为什么叫她男人婆,因为她可以做男人做的事,也可以做女人做的事,在对事业的追求上,比男人还男人。”

剧中,她留着短发,飒爽干练,只谈事业,不谈感情,这样特立独行的存在让众多观众印象深刻。

可张延在事业巅峰时,却为爱退隐了。

她老公叫做张锦程,是主持人兼演员,《余罪》中的"傅老大"了解一下。

其实,张延初见张锦程,觉得他很丑,张锦程对张延却很有好感。

可惜抄错了电话号码,张锦程一度没联系上张延。

过了四五年,两人才在横店偶遇,张延有机会深入了解张锦程,慢慢对他改观,于是两人开始了谈起了地下恋情。

张延选择接下男人婆一角,也是张锦程鼓励她,“我告诉她,就是片酬低一点也要接。因为张延以前很少演喜剧,而一个演员到了一定阶段,应该试着突破自己的戏路,《粉红女郎》是一个好机会。”

两人异地恋多年,张锦程求了3次婚,张延才答应下来。

或许婚后的张延很有安全感,对事业也就没那么执着了。

为了孩子和家庭,她差不多一两年才接一部戏,很多还是配角,于是慢慢没了声响。

2012年,张延跑去《父母爱情》剧组试镜,想演安欣一角,剧中安欣可是个大美人。

而婚后的张延没做好身材管理,胖了很多,导演觉得她外形不符,但考虑到她演技在线,还是愿意再给她一次机会:“这样吧,如果你半个月能减20斤,这个角色就给你!”

为此,张延减少摄入量,每天只吃一点点东西,最终坚持下来,顺利进组。

这些年,张延的变化真的很大,皮肤状态看着还是不错的,但整个人归于平凡,不像大明星,反而很像家中的伯母、婶娘。

或许正因如此,2020年她在《妈妈在等你》中的表演真的很朴实自然。

只是,她离我们熟悉的“林诗音”和“男人婆”已经太遥远了。

不过,只要一家健康快乐,优雅老去也没什么不好,毕竟也没人能永远年轻!

本文为Z姐独家原创内容,谢绝转载,抄袭必究!

往期精选

刘晓庆的“王熙凤”怎么会输给邓婕?深度解析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

吴敏霞刚生二胎,又喊老公生三胎,是28天不重样月子餐给的勇气?

2022年去世的15位明星,有人猝死,有人抑郁自杀,有人死因成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