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坟(祖坟真的会影响后代吗)

倚势凌人 2023-07-09 01:27:44 互联网

郑强教授:祖坟是守不过4代的,反观潮汕地区,祖坟却能守40代

#夏日生活打卡季#郑强教授:祖坟是守不过4代的,反观潮汕地区,祖坟却能守40代

祖坟与家族延续的关系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议题。郑强教授的观点引发了人们对于祖坟守护和家族传承的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祖坟的意义、守护的原因以及潮汕地区祖坟能守护40代的背后原因。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从中获得一些有关传统文化和家族价值的启示。

祖坟与家族传承:探索守护与延续的文化意义

引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关于祖坟与家族传承的观念自古以来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郑强教授提出的祖坟守护仅能延续4代的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思考。然而,在潮汕地区,祖坟却能守护40代。这个看似微小的差异,却折射出了不同地域间家族传承观念的差异。本文将深入探讨祖坟的文化意义、守护的原因以及潮汕地区祖坟能守护40代的原因,旨在为读者提供独到见解,并以美观的排版呈现。

第一部分:祖坟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坟被视为对先祖的敬仰和纪念的象征,也是家族延续的重要场所。祖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意义:

1. 祖先崇拜:祖坟是对祖先的崇敬和纪念的场所。中国人相信祖先的灵魂会在祖坟中安息,并保佑后代子孙平安、健康和幸福。

2. 家族延续:祖坟代表着家族的延续和传承,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守护祖坟意味着延续家族的血脉和价值观念,弘扬传统文化。

3. 社会认同:祖坟不仅是家族的象征,也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通过守护祖坟,人们展示了自己对家族的尊重和重视,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祖坟通常位于自然环境中,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守护祖坟是对自然和谐的追求,也是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第二部分:祖坟守护的原因

为什么祖坟只能守护4代?这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1. 城市化和土地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紧张成为制约祖坟守护的重要因素。城市扩张、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导致大量土地被开发和利用,祖坟往往面临被征用或无法继续守护的困境。

2. 人口迁徙和家族结构变化: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去其他地方工作、生活,家族结构发生变化。这使得祖坟守护变得更加困难,难以保持连续的传承。

3. 价值观念的转变:现代社会的快速变革带来了价值观念的转变。年轻一代对于传统习俗和祖先崇拜的认同度下降,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自由和现代生活方式,祖坟守护的意义对他们而言逐渐淡化。

第三部分:潮汕地区祖坟能守护40代的原因

相比之下,潮汕地区的祖坟能够守护40代,这反映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1. 土地资源丰富:潮汕地区相对较为农业发达,土地资源相对充裕。这使得祖坟能够得到相对稳定的保护和维护,不易受到城市化和土地问题的冲击。

2. 家族观念的坚持:潮汕地区注重家族观念和家族价值的传承。家族在这里扮演着重要的社会单位,人们对家族的认同和尊重程度较高。这种价值观的传承促使人们更加注重祖坟的守护,使其能够延续更多的代数。

3. 社会共识与文化传统:潮汕地区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社会共识和文化传统,强调祖先崇拜和家族延续的重要性。这种共识和传统的传承促使潮汕地区的人们更加重视祖坟的守护,并将其视为一项家族责任和使命。

第四部分:启示与思考

郑强教授的观点引发了对于祖坟守护和家族传承的思考。从祖坟的文化意义和守护的原因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和思考:

1. 传统文化的传承:祖坟守护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弘扬,它使我们能够与过去的历史和价值观念相连接。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保留并传承这些传统,以便让后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根源。

2. 社会变迁与个人选择:祖坟守护的困境与社会变迁和个人选择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给予了个人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对于家族传承的态度和选择,不应强制性地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守护祖坟。传承应该是基于自愿和认同的。

3. 地域差异与文化多样性:潮汕地区能够守护40代的祖坟反映了地域差异和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不同地区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可能存在差异,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这种多样性,并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学习。

结论: 祖坟与家族传承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祖坟守护仅能延续4代的观点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但潮汕地区祖坟能守护40代的现象表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地域、社会和文化背景相互交融。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变革和个人选择时,我们应该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应该尊重个体对于家族传承的态度和选择。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传承中保持文化的活力,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存。

2018年老汉发现自家祖坟冒青烟,专家勘察后惊呼:立刻封山!故事

“祖坟冒青烟”?

“祖坟冒青烟”,这是古人眼中的祥瑞征兆,一般来说都代表着将有好事发生。

而2018年,湖北一位老汉下地干活时,发现自家祖坟竟然真的无故冒起了青烟。

吓得他连忙报警,没想到专家赶来检查后,却惊呼一声:“立刻封山!”

老汉家的祖坟为何会冒起青烟?

他家祖坟又有什么奇怪之处,能让专家这样紧张呢?

孙老汉家的祖坟山

这位祖坟冒青烟的老汉姓孙,已经60多岁了,家住湖北崇阳金塘镇大源桥上村,孙家至今还是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但是家里世代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

不过孙老汉以前也曾听父亲说起,说是他们家祖上也曾发达过,证据就是他们家那片祖坟。

有人说,孙老汉家的祖坟传到现在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了,是金塘镇这一带规模最大,也最气派的祖坟,在田地边独占了一座小山。

刚进入21世纪的时候,村里准备修建一条公路,结果施工时,工人意外挖出了祖坟的一角。后来,为了给孙老汉家的祖坟山让路,村政府就将公路规划往旁边平移了一米多。

孙老汉小时候就经常听说村里人开玩笑似的说,要是没钱了就去把他祖坟挖了,到时候肯定能发大财。

可是无论是父亲的话,还是村里人的玩笑,孙老汉都没怎么当真。

要是他家祖上真的发达过,怎么现在会这样落魄呢?

但是在时间来到2018年之后,孙老汉再也不会这样想了。

那是2018年9月份的一天,孙老汉像往常一样下地去干活了,地里全是跟他一样忙碌的村民。结果就在快到中午的时候,孙老汉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声爆破般的巨响。

地里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纷纷停下手里的活,抬头看向巨响传来的方向,发现那边已经飘起了一片乌泱泱的青烟,很像是过年时候大家放的火炮产生的青烟。

村民们第一反应是山上有人私自放火,要不然就是有人在上坟时烧纸祭拜,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村里都已经严令禁止。

而孙老汉在看到青烟的第一眼就隐约觉得不对劲,感觉青烟飘起来的方向好像是他家的祖坟山。

村民们觉得孙老汉太紧张了,跟他开玩笑说:“在以前‘祖坟冒青烟’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你别太担心了。”

很多来村里办事的算命先生都曾说过,孙老汉家的祖坟山是一块风水宝地。按照祖辈们迷信的观点,祖坟冒青烟就象征大吉,还有人孙老汉家说不定是有人要升官了。

但孙老汉还是觉得不安心。正好到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点了,孙老汉就跟村民们结伴往回走,刚走进村里就收到了隔壁村老朋友付某打来的电话。

对方在电话里一开口就说:“你家祖坟让人挖了,你还不知道吗?”

孙老汉听完,心里咯噔一声响,饭都顾不上吃了,拔腿就往自己祖坟山那边跑。

还没跑到跟前,孙老汉果然看到自家祖坟山上飘着浓重的青烟,久久没有散去,仔细看看祖坟已经被炸开了,隐约能看到一些青石砖散落,怎么看都像是电视上说的那种古墓。

孙老汉对着还在冒青烟的祖坟,心中不由生出一个念头:难道说,他家的祖坟真的埋着值钱的宝贝吗?

“立刻封山!”

孙老汉平时在村里人缘很好,当他得知自家祖坟冒青烟的消息时,不少村民都自发地跟着他往那边跑。

村民们反应都很快,一看到那个还在冒青烟的祖坟山,立刻意识到孙老汉家的祖坟估计是被盗墓贼盯上了。见孙老汉急得在祖坟前团团转,他们不由得生出几分同仇敌忾的情绪,帮着孙老汉在祖坟周围寻找线索。

有一位村民蹲在地上看时,突然注意到挖出来的泥土间散落着为数不少的铜钱,上面还写着一些字,好像是什么“通宝”。这个村民连忙把孙老汉喊过来,把自己的发现指给他看。

孙老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打电话报了警。警方在赶来现场的同时,还帮孙老汉联系了崇阳县博物馆的考古学者们。

博物馆的馆长带着考古专家,和刑侦人员一起赶来,刑侦人员在周围排查是否有目击证人,而考古专家则仔细观察着已经被炸得破破烂烂的祖坟山。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专家们发现孙老汉家的祖坟年代相当久远,而且根据周围散落的铜钱一类小物件来判断,古墓中必然还有其他的珍贵文物。

意识到这一点后,专家们当机立断,赶忙通知警方:“立刻封山!”

封山一方面是对孙老汉家祖坟的保护,另一方面是也为了方便警方对盗墓贼展开搜捕,因为考古专家们非常肯定,孙老汉家的祖坟一定被人盗走了不少东西。

一旁的孙老汉心里很不好受。这也能理解,不管是谁,自家祖坟被人盗挖了,心里肯定都不会好受。他恳请警方一定将盗墓贼抓捕归案。

而警方在对村民走访调查时,很快就得知了一条线索。在案发当时,也就是孙老汉家祖坟山方向传来巨响时,有村民探头张望,结果先后看到村里的退休人员卢某和宋某从祖坟山的方向,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怀里似乎还揣着不少东西。

警方立刻锁定了这个卢某和宋某,在村中展开了调查。

另一边的考古人员也在孙老汉的墓中有所发现。

被炸开的孙家祖坟墓穴长约3米,宽约70厘米,整个墓室都用青石砖堆砌而成。而且这些青石砖还不简单,不仅比常见的砖块要薄上一些,就算是随便拿起一块,都能清楚地看到刻在上面的花纹。

考古专家判断,孙老汉家祖坟里的古墓,至少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

宋代古墓葬群

自家因为盗墓而冒青烟的祖坟,竟然还是宋朝时期的古墓?

考古专家们给出的这个说法让孙老汉非常惊讶,甚至有点回不过神来。随后专家们的详细解释,让孙老汉越听越震惊。

专家们说,之所以判断是宋朝时期的古墓,是因为被炸开的这座古墓是一座砖室墓,似乎是仿照着地面建筑堆砌而成的,带有很明显的宋元时期特点。专家们比较倾向于宋朝时期。

他们进行了简单的发掘,发现古墓的规模比他们想象中更大,而且这样的砖室墓不止一处。再结合这是孙家的祖坟,专家认为这里一定存在着一个大型的宋代古墓葬群。

在那个年代能将墓葬修得这样气派的人家,想来家世一定不会太低。甚至可能是当时名门望族。古墓中还剩了瓷器,以及大量以及被锈蚀的古钱币更加一点更加证明了专家们的判断。

孙老汉没想到自家祖上竟然真的显赫过!虽然祖坟被炸又被盗这件事让人很恼火,但是能因此了解到一些祖上的隐秘,对孙老汉来说也多多少少算是因祸得福吧。

在随后的勘察中,考古专家遗憾地告诉孙老汉,他家的祖坟其实早就被盗过了,而且盗洞不少,应该不止被盗过一次。这些盗洞年代久远,显然是百年前被盗的,就算想追究也来不及了。

不过,不管现在跑来盗墓的人是谁,这些人在将孙老汉家的祖坟炸开后,显然没有进行仔细地搜索,可能是担心爆炸声会引来其他村民的围观,于是便匆匆忙忙地从古墓中挑了几件东西,转头就跑了。

再考虑到盗墓的时间还是早上,从这一点来看,盗墓的人并不是专业的盗墓贼。毕竟盗墓贼们做贼心虚,哪有会在大白天就敢炸人家祖坟的。

而另一边,警方的调查也进行得很顺利。

他们在赶到大源桥上村的当天下午,就按照目击证人的说法,分别找到了那两位卢某和宋某家。

其中,宋某一看警方前来,表现得有些紧张,但是矢口否认他与卢某共同谋划炸孙家祖坟的事。之后,他还主动拿出了藏在家中的文物。

宋某解释说,他只是当时碰巧从孙家祖坟那边经过,听到爆炸声就跑过去看,结果就看到地上躺着一些铁器,于是就带回家,准备当废铁卖掉。

但这并不解释宋某从家中拿出来的那些瓷器,以及开元通宝铜钱。经过警方审讯,宋某最终还是承认,的确是他与卢某共同策划了这起盗墓事件。

最后,警方一共找回了一只皈依瓶,一些大小不一的瓷碗,大量开元通宝铜币,以及一只钵形带柄器。

而当考古专家们对这些文物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一些文物明显是成对的,也就是说,还有一些文物已经被宋某和卢某出手了,并未追回。

孙老汉将追回的这些文物捐赠给了崇阳县博物馆,警方也表示还会继续对失窃文物进行追踪。孙老汉还在专家的建议下,申请了赔偿,对孙老汉来说,这次祖坟冒青烟事件,的确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祖坟一般守不过4代的,为何潮汕地区,祖坟却能守40代?

提起潮汕,我们总会想起潮汕的火锅和牛肉丸。但除了吃火锅,潮汕人直到现在都坚持的一项传统就是祭祖。

现任太原理工大学的党委书记郑强教授都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祖坟是守不过四代的,但潮汕地区的祖坟却能够守40代。

有人笑说,你在潮汕只要认识一个商人,必然能够认识一串同姓的老板。

因为潮汕一个企业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一脉相承的同姓族人在相互依赖与支撑。这样以族群为单位进行活动的团体,在潮汕显得异常突出。

那么,为什么潮汕的宗族关系能够保持这么密切?在北方的家族结构已经基本消失殆尽的今天,潮汕怎么依然能够将族群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其实,这与他们的历史文化以及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潮汕文化的代表:潮汕祠堂

提及潮汕文化的代表,不得不讲到的就是祠堂。

对于众多海内外潮汕人来说,祠堂不仅是告慰先人的地方,更是他们慰藉乡愁的情感归宿地。

他们在这里祭祀祖先,不仅仅是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更是一种后人饮水思源的表现。

因此他们会将自家的祠堂修建得非常精致,尤其是那些过去的大家族,他们的祠堂里无论是石刻还是木雕,都相当精致考究。

据不完全统计,潮汕的祠堂多达上万所,遍布各城乡村落,不管是发达还是不发达的地区都会有建筑宏伟的祠堂,而且历史非常悠久。

很多潮汕人小时候都有一个在祠堂里学习和打闹玩耍的记忆。

在祠堂中,长辈会教育子孙重要的人生课题,忠、孝、仁、义、礼、义、廉、耻都是他们从小开始接触学习的必修课。

而这样的文化传统已经持续了数百年甚至于上千年。早在古时,潮汕的祠堂就已经被赋予了不同的色彩。

要细数潮汕的祠堂历史,还得从唐宋时期说起。当时的第一所祠堂建设起来只是为了纪念韩愈临朝时的政绩。

随着时代的变化,潮汕慢慢开始有了一些贵族开始设立祠堂祭祀祖先。直到明朝中期之后,朝廷才允许平民百姓修建祠堂。

那么,为什么寻常的家庭愿意花费时间,消耗着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修建祠堂来纪念他们的祖辈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潮汕人对视宗族关系的重视。

追根溯源,潮汕人的祖先大多是来自北方的汉人。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他们在很多次的人口迁移当中被迫背井离乡,举族南迁。

他们会从落后的地方跑到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潮汕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吸引了很多外来迁移的人口。

只不过在海运如此便捷的潮汕,除了经济发达之外,也有不少的强盗。在渔民越发达的地区,海上的强盗就越多。在最盛行的时候,“海盗”甚至成为一种职业。

尤其是在东南沿海附近,有一些人白天上班打渔,晚上就兼职做海盗,海盗也因此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其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海盗组织就是林凤海贼团,据说在他最盛行的时候,有300多条海盗船,战斗力不输一个小军队。

因此,举家南迁的潮汕人在生活还没安定下来的时候,就要遭遇海盗的侵害。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海盗入侵潮汕将近18次,这导致潮汕人除了财产受到了损失之外,人口也暴跌了20多万人。

在当时,如何阻止海盗的侵袭,就成了潮汕人最为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他们也知道,普通人面对这样的海盗是无法抵抗的,因此只有团结起来才可以一试。

天高皇帝远,朝廷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于事无补,因此他们只能另辟蹊径,利用自己的力量进行对抗。

当然,他们也尝试过用不同的方式,实际效果证明,以宗族为单位的队伍力量最为庞大。

凭借着宗族庇护生存下来的潮汕人,永远都会记得宗族给他们带来什么样安全的感觉,也会牢记宗族这个最要紧的生存策略。

祠堂是思想与观念传递的载体

况且,宗族不仅仅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族在方方面面都表现出来强大的力量。

无论是土地纠纷还是其他矛盾激化的时候,宗族都挺身而出。宗族不仅成为他们武力取胜的坚实后盾,也是众人在矛盾产生时言之凿凿的至理名言。

无数的事实和经验证明,宗族的力量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了缓解与改善,他们一同抵御外部风险,一次又一次度过天灾人祸。

这样的经验与教训由此得以世代传递,他们告诫生存下来的潮汕人不要忘本,要一直牢记祖籍和祖训。

所以如今的潮汕人每年都会更新族谱,翻新祠堂,每逢节日的时候他们都会祭祖,表达自己的哀思与乡愁。

这不仅仅是子孙聚会的时间,也是为了提醒他们不要忘记祖宗的时候,更能维系一下同姓亲族之间的关系,用祖先的德行来教化子孙,激励子孙们砥砺前行,继续努力。

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使得潮汕的宗族文化代代传承了下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潮汕人始终将祖训铭记在心间,从不敢大意,就算远在他乡,也要坚持回来祭祖的原因。

随着大家对于祠堂文化的重视,祠堂也从一开始人们用于聚会议事的公共场合,变成了功能更加多的一个区域。

现在潮汕人无论是婚丧嫁娶都喜欢在祠堂里操办,就连是平时亲戚朋友闹矛盾,也会在祠堂里面和好如初,将怨气抛到九霄云外。

虽然祠堂一开始是为了纪念先祖而建立的,但他们建设祠堂不是为了夸大祖宗的德行,而是一种饮水思源的举动,更是为了时刻将感激铭记心间。

如今,祠堂文化似乎已经成为潮汕人的专属,但是祠堂每次被修缮一新后,更会被人们赋予新的意义。

祠堂不再是专门为了纪念故人而存在,更是为了激励如今的后辈,他们会把家族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写在墙上,让子孙了解。

家族里面的大事都会在祠堂里面进行商议和决定,他们商讨的不是尔虞我诈的人情世故,而是如何将生活过得更美好,如何把祠堂的优秀精神代代传递下去。

祠堂文化能在潮汕地区盛行如此之久,除了他们的饮水思源精神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信仰感极强。

这和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原因,毕竟潮汕人有很多都信仰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在潮汕的发展由来已久。

自唐代以来,潮汕的高僧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在省佛协现在14名正副会长当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潮汕人。

这样的历史背景,决定了汕头现有的宗教场所多达445处。全省佛教活动的场所有将近一半都在潮汕,据说每五个信仰佛教的人当中,就有一个是潮汕人。

这其中大多数都是潮汕的老年妇女,而祖母、母亲的信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整个家庭,导致往往一个家族的行为习惯和举止都会跟着变化。

再加上她们会在祠堂里供奉信仰的神,祠堂因此成为他们思想与观念传递的载体。

祭拜带给潮汕人一颗感恩之心

在祠堂中,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的仪式就是拜神,这似乎也成为了潮汕人一个比较普遍的特征与符号。

大家去潮汕旅游,经常能看到家家户户的房内都有一些牌位。在这里,祭拜先人似乎成了一种家风和仪式。

但是在潮汕人的眼中,不一定牌位就是神话中的佛祖,他们也会将拜老爷说是拜佛。

他们的祭拜并不是固执地听从和迷信一种教义,更多是一种信仰与祈福,因为潮汕人有的时候不仅会拜佛教的神,也会拜道教的先人。他们坚信多多益善,谁也不得罪,每个人都尊敬。

曾经有专门的人学者去调查了潮汕的庙堂,居然发现在467座庙宇当中供奉的主神就超过了74位。由此可见,潮汕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文化产物的地区。

他们拜的不仅有神话一般的人物,也有移民文化当中非常著名的人物,比如说文天祥、药王药王孙思邈,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妈祖。

这些都是沿海和本地文化当中非常善良的人物。当然,他们同样敬佩那些神话当中的英雄,海神、雷神都是他们的偶像。

但最多的家庭还是会祭拜自己的祖先,尤其是那些祖先当中有功臣圣贤者的。

当然,还有的家庭会专门拜一些由传统宗教派生下来的人物,比如说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孙悟空、济公。

从这方面来看,潮汕人心存很多敬畏之心,几乎什么神都会供奉,不会特别地加以区分,这也是潮汕人信仰最显著的特征:多神崇拜,相互交杂。

这样的风格也体现出潮汕人民包容的一种精神。其实,这也影响着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如今的潮汕人,因为汕头临近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再加上经济特区的特性,使得他们海内外的华侨众多。

当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出人头地之际,他们总是在发家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到汕头观光旅游,祭祖探亲。

自古以来的文化告诫给他们,在事业有成之后不能忘本,要回乡进行文化交流以及投资,帮助同族的潮汕人一起发展。

因此潮汕地区对外交流非常的繁杂与频繁,这同样也推动了祠堂文化的延续与向外快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是很多国侨胞和港澳台胞来到潮汕捐款建设,也有很多潮汕著名的僧人走出去广交朋友,宣扬他们的理念。

在这其中,文化交流应运而生,这样的交流不仅让他们联络了情谊,更促进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联系。

从这方面来说,祠堂的文化不仅是一个族人血脉纪念的延续,更是维系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纽带。

祭拜不等同于封建迷信

但因为这样,也有很多人觉得潮汕文化的特征就是相互抱团和封建迷信。

来潮汕旅游过的人都觉得,潮汕怎么到处都是祠堂和庙宇?

尤其一到初一十五,潮汕大街小巷都是祭祀的场景,让人觉得非常封建迷信。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在潮汕人看来,无论他们信奉的是人还是神,这都是他们的一种信仰。

这是沿海地区特有的信仰文化。在早期,潮汕地区经济不发达的时候,他们都是靠海为生。

天灾来临时,狂风和海啸以不费吹灰之力席卷一个村庄的时候,人类的反抗就显得太过于渺小,深不见底的海底世界,让人产生了害怕和敬畏之心。

这个时候的潮汕人就急需要一个精神寄托,很多人祈求妈祖也是希望她能够保佑在海上工作的家人平安归来。

这不仅是对家人的一种期盼,更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敬畏之心和一种情感的寄托,才能够使得潮汕地区日益的平稳发展。

其实不仅仅是潮汕地区,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不论地区大小都会有祭拜神的习俗,而潮汕只不过是中原文化传承当中做到现在最完善的一个地区。

信奉祭拜并不意味着封建迷信,反而是一种信仰和心理上的寄托。

如今的潮汕,更多的在注重家族的祠堂文化,也是一种对于文明的延续与坚持。

在过去,潮汕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如今祠堂有了更多元化的作用。无论你做了好事或是错事,都会在祠堂里对你表扬或是批评。

一个小小的祠堂,包含着一个家族很多的文化底蕴与理念,传递着古往今来的文明和族风。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区,都没有再比潮汕文化更为独特的地方了。

能将一个家族的文化从古传到至今,这样的坚持已经不是靠金钱或者是毅力就可以完成的,更多的需要的是一种信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