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丁巳(八字丁巳日详细论命)

几分真心 2023-08-17 10:52:05 网友投稿

命理分析:论调侯的重要性,八字差不多,一个亿万富翁一个贫穷

在如今的命理,很多师傅不太注重调侯的问题,格局派就特别不注重,其它门派适当好一点。

​​

那么问题是,调侯对于八字来讲重要吗?

一颗玉米种子,在南方播种和北方播种,它的果实是不一样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好了,废话不多讲,实战是检验真理的杠杠。

乾造1: 辛巳 甲午 丁未 甲辰

盲人师傅:

丁生午月,火旺用时,巳午未南方一气,两甲生火,夏火太旺,喜得辰宫水库调湿,辰宫湿土,泄火之余气,身旺以伤官为用,故太旺宜泄,走壬癸水运尚可,寅卯两运欠佳,己运蒸蒸日上,至丑运癸酉年,北方寒土,食神助伤官,巳酉丑三合,从此大发,到戊子运,财得巨亿。

乾造2:辛巳 乙未 丁巳 丙午

盲人师傅:

巳午未南方一气,乙丙丁三奇,日禄贵时,以格而论,一格为正,两格为次,格多无格,破格贫贱。若不推格局,以旺衰而论,柱中火旺,由丁火司令,但滴水不见,火炎土燥。出生清高,幼年火运甲午尚佳,走水运不吉,后行己丑、戊子二十年相对为安,并e无大发。

总结:这两个八字,第一个因为火旺调湿,时辰泄气,为上好之命,土运助身而大发。

另一个,因为火炎土燥,走土运可泄火,但是柱中无水,运较佳也只是平安而已。

虽然两个人都是正直清高,但是命运完全不同。

四柱八字基础知识(4)地支与地支的作用关系

1、什么叫地支

在《易经》中乾为上为天,坤为下为地,在形成天干的同时,古人下俯地理,根据大地的结构和状态,时间、空间的并存性,创造了地支,以对应大地的五行、现象和时序。地支不同与天干的是地支主静,时序与空间的区分只有在地支上表现出来,天干主动永不静止不能体现空间、时间的对立性。

地支共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这种分法是延续千百年来得阴阳分法,我们不同于前人的是从阴阳二气的对立分开,寅卯辰巳午未为阳,申酉戌亥子丑为阴。寅卯辰为少阳之气,巳午未为老阳之气,申酉戌为少阴金气,亥子丑为老气。在八字中首先阴阳对立,然后再四象对立,这是选择用神,确定格局的重要法宝。

2、十二地支四时方位与五行

寅卯辰为东方少阳木值春令,巳午未为南方老阳火值夏令,

申酉戌为西方少阴金值秋令,亥子丑为北方老值冬令。

其中辰、戌、丑、未四季土值四隅为五行之间的过度平衡气。

3、十二地支配生肖

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

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4、十二地支与月令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

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十二地支表示地球公转的四时变化,这就是干支的不同处,春夏秋冬四时往复循环,不会因为任何一年而改变,时序只有从地支上体现,天干永远不能表示四时的存在,只能配合地支来表示天体对同样节令的不同影响。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都是正月,由于天干的配和不同,这五个春天的气候就不相同,地支寅则不动,五天干流动,寅上有甲,必是天地同气之时,寅上有丙,此春必是上有暖流影响,寅上有戊,必是气候适意。寅上有庚,此春必是上有冷风来侵,寅上有壬,此春必遇寒流影响。

5、十二地支与时辰

子时为23一1点、丑时为1一3、寅时为3一5、卯时为5一7、

辰时为7一9、巳时为9一11、午时为11一13、未时为13一15、

申时为15一17、酉时为17一19、戌时为19一21、亥时为21一23。

6、十二地支与人体

子为耳;丑为胞肚;寅为手;卯为指;辰为肩胸;巳为面;咽齿;午为眼;未为脊梁;申为经络;酉为精血;戌为命门、腿、足;亥为头。

十二地支配脏腑:寅为胆;卯为肝;巳为心;午为小肠;辰戌为胃;丑未为脾;申为大肠;酉为肺;亥为肾;子为膀胱。

7、地支藏干

子宫癸水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寅宫甲木兼丙戊,卯宫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从,午宫丁火并己土,未宫乙己丁同宗。

申宫庚金壬水戊,酉宫辛金独相逢,戌宫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踪。

地支的藏干相当重要,在决定格局高低,与吉凶信息时很重要,地支的藏干为用神,受克制时可以根据它的藏干十神进行信息类象。

8、人元司令分野与节气

寅月:立春后戊土七日,丙火七日,甲木十六日 立春、雨水。

卯月:惊蛰后甲木十日,乙木二十日。 惊蛰、春分。

辰月:清明后乙木九日,癸水三日,戊土十八日清明、谷雨。

巳日:立夏后戊土五日,庚金九日,丙火十六日立夏、小满。

午月:芒种后丙火十日,己土九日,丁火十一日 芒种、夏至。

未月:小暑后丁火九日,乙木三日,己土十八日小暑、大署。

申月:立秋后戊土十日,壬水三日,庚金十七日立秋、处暑。

酉月:白露后庚金十日,辛金二十日。 白露、秋分。

戌月:寒露后辛金九日,丁火三日,戊土十八日寒露、霜降。

亥月:立冬后戊土七日,甲木五日,壬水十八日立冬、小雪。

子月:大雪后壬水十日,癸水二十日。 大雪、冬至。

丑月:小寒后癸水九日,辛金三日,己土十八日小寒、大寒。

人元司令分野与节气配合相当重要,是根据周天360度为一个太极,将五行按量比进行分配在一年之中。很多书上没有讲明它的用法,今天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节气进退确定天干旺衰最权威的依据。我们知道预测的主题是阴阳平衡,阴阳二气就是从月令与时辰的进退而来,气的进退深浅是我们预测的主要依据。就辰戌丑未月而言,辰月谷雨前木有余气,谷雨后木气以竭火气以生。未月大暑前火气旺,大暑后火气退金气生。戌月霜降前金有余气,霜降后金退气水进气。丑月大寒前水有余气,大寒后水退气,木进气。这些在确定旺衰时很重要。

地支的作用关系

十二地支的作用关系可以说是预测的核心,千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地支之间只论刑、冲、合、害。这种说法不完全,应该说刑、冲、合、害的吉凶明显。但是地支之间的关系又是有天干决定。当地支在天干同性循环之间作用时,作用力小,异性之间作用时作用力大。

地支的阴阳属性:

对于地支的的作用关系不是完全有地支决定,而是有阴阳循环的系统决定。太极分两仪,阴阳都具有自己的五行,生的关系只有在同性循环系统内产生,克的关系只有在异性循环内存在。地支配天干阴阳属性划分:

阳性:甲寅 乙卯 丙寅 丁卯 甲午 乙未 丙辰 丁巳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庚午 辛未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壬寅 癸卯

阴性:甲子 乙丑 乙亥 丙子 甲戌 丁丑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丙申 丁酉 壬申 癸酉 庚子 辛丑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丑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亥

中性:己巳 戊寅 戊申 戊辰 己丑 戊戌 己未 己卯 戊子 己亥 己酉 戊午

1、十二地支生克

相生:寅、卯木生巳午火,巳、午火生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生申酉金,申、酉金生亥子水,亥、子水生寅卯木。这个相生的顺序已经沿用了千年,似乎没有人去怀疑它的相生关系,就是这个关系和我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下,木火都在阳太极之中,可以论加力,但是在与天干重复组合后,它们的阴阳属性已经发生改变,再用单纯的生克关系,不能完全表达它们的作用关系。阴阳对立是任何预测体系的基础,有木一定生火吗?有金一定生水吗?水木能直接论生吗?这些问题都在有先决条件下进行。在预测中干支的组合性质相当重要。就甲寅的寅木举例,在遇到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五组组合的子水时,它们能都以相生论吗?子卯相刑在什么时成立?这就是我们在通常预测中遇到的难题。同样在甲寅大运,都是在子水流年发生不同的吉凶效果,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注意到地支子水的阴阳性质。八字中午火为用神,到寅卯木的流年应该应吉,反而应凶,为什么?还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到寅卯木的阴阳属性。戌、未、丑、辰生金,有人说丑、辰土可以生金,可是为什么又有寒不生金?未、戌土脆金,可是为什么又有润土生金的论点?这些论点在什么情况下成立,怎么应用?易理称为“变易”就存在条件,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才能生金。(四墓库章讲解)

相克:寅、卯木克辰、戌、丑、未土,辰、戌、丑、未土克亥、子水,亥、子水克巳午火,巳、午火克申、酉金,申、酉金克寅、卯木。地支之间的相生需要一定的条件,相克有没有条件呢?地支的相克与天干有些相同,任何的五行之间都存在相克的关系。申酉金可以克制寅卯木,寅卯木可以抑制申酉金,这些从地支的相冲与力量之间体现出来。地支之间相克不管异性、同性都可以相克,只是量比不同。

2、地支六合

子丑合土,寅亥合木,卯戌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未合土。

地支六合是地支阴阳互根的体现,准确地说它们相见涉及合化能不能成功的问题,因为地支的前后位置与阴阳属性不同决定了不同的作用关系,它们有时可以体现阴阳互用,弱的五行在相合时可以合起。子丑合土是在土旺的情况下是丑土克子水,而不是子丑相见就以土论。壬子与癸丑相见,就是水旺。如果壬子与己丑、丁丑相见,相互不会发生关系,要有它们的主动与被动确定。寅亥合是亥水生寅木吗?我们知道阴阳互根,亥水与寅木是阴阳之间的相互替代,亥水与寅木相见也就有条件论生与泄制。当亥水与寅木在同性循环时,可以加力,也要看主动与被动。卯戌合火是在戌土以火论的情况下,卯年戌月以戌土中火旺论。如果戌以土论时,卯木克戌土。当戌年卯月、戌土合绊卯木。辰酉合金是辰土生酉金,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与酉金相见都可以论生吗?不会,要看酉金的阴阳属性。巳申合是克的关系吗?巳火在火旺的情况下可以克申金,申金弱的时候,这时也要看巳火的性质,火的组合又不是很旺,巳火可以合起申金。午未合是午火对未土生的关系,它们实际是同气专旺的表现。在未年午月以未泄午火论。在实际的预测中没有必要论合化,合是关系中也存在生、克、泄,在取象之中可以优先考虑。再次提醒大家,地支之间的相合是古人的智慧结晶,这里面有更深的含义和寓意。为什么寅亥论合?子卯论刑?巳申论合?卯戌论合?子丑论合?午未论合?辰酉论合?当它们在不同的阴阳属性之间怎么作用?这些都是预测的基础最关键的知识,不能将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搞懂,预测起来就会出现失误。

3、地支六冲

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己亥相冲。

地支六冲是地支相克意思,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制约。子冲午是子水克午火,当午火对子水作用时同样以克制论。相冲是来源于方向的对立和气的对立,故六冲有主冲,被冲之分,主冲者为克,被冲者受伤。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又不完全是这样,例如衰神冲旺,旺神冲衰,子水冲午火,遇到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不同的子水性质,造成的影响损失是不同的。四库之冲墓库中的余气受伤,只有戊己土透干时以土旺论。主冲被冲的关系是有它们的先后次序决定的,命局与大运比较,大运为主动,命局为被动。命局、大运、流年相比较,流年对于命局、大运为主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相冲如果发生在同性、异性之间是不同的。

4、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地支相害的作用关系是对于六合再加六冲形成的。子水为忌,现有丑土克合子水,而见未冲,丑受制而不克水而应凶,此时子未相见为害。或在午火冲子水忌神,而见未土泄合午火,而减小冲子的力量也可为害。害得意思是由好变坏的意思。其余仿此。

5、地支相刑

地支相刑子卯相刑,丑未戌相刑,寅巳申相刑,辰午酉亥自刑。相刑的关系比较复杂。当它们在同性循环之间相刑时,吉凶较小。在异性循环和力量比较悬殊的情况下相刑时,吉凶明显。例如乙卯与壬子,甲子相见,都是子水刑卯木,它们的受伤是不同的,壬子对卯木而言,受伤力度较大。辰午酉亥自刑,当它们的天干相同时为并临,当天干不同在异性循环时为自刑,也就是受伤。例如辛酉与辛酉相见为并临,与丁酉相见为自刑,其余雷同。

6、地支三合局、三会局

寅午戌三合火局,申子辰三合水局,亥卯未三合木局,巳酉丑三合金局。

寅卯辰东方木局,巳午未南方火局,申酉戌西方金局,亥子丑北方水局。

对于地支的三合局与三会局是表示力量的强大,但本八字预测体系中不采用三合局、三会局的合化与会局是否成功,只是作为力量大小的一个衡量依据。因为由于干支的阴阳属性不同,它们很少会合化。因为月令的值令神与天干的引透都决定了三合、三会的成功与否。只有子午卯酉中神在月令时才能考虑会合的条件。

八字预测中地支的作用关系非常重要,地支是八字力量的根本来源,没有地支的扶助,虚浮的天干用神不会有用。但地支为用,而天干不透格局又不高,故需要干支的双重配合,故《滴天髓》言:“配合干支仔细详,定人祸福与灾祥。”此书天干地支的作用关系本着“大道至简”和 “不易、变易、简易”的原则。以五行之间最本质的生克与阴阳属性为根本,去繁就简应用更简单,分辨吉凶直观、明了,可谓一语道破天机,一学就懂一看就会,实践应用更准确,真正体现易学的魅力。

丁巳月丙火日元运势

丙火

丙火流年不算差,但上个月丙辰月,也是不太好的,各方面都起色不大。

丁巳月,劫财月,巳是丙火的临官之地。

事业财运方面,应该会是今年花钱最多的月份,最利买房买车,装修,随份子,买大件,防被人借钱,要学会拒绝,不借钱,不合伙创业。

下个月开始,就不会像这个月花钱这么多啦,秋季冬季财运更好。

婚恋方面,其实过完2018戊戌年,后面几年就要争取结婚,单身的丙火其实过去的三年谈过恋爱的,只是又分手了,2023年下半年更有希望结婚,本月劫财月,竞争太大,喜欢的人撩不动,喜欢你的人,你又不喜欢,只能唱一首:爱我的人为了痴心不悔,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狂乱心碎。然后你的心就狂乱狂乱的,为情所困,全是烂桃花,单身的丙火,要等一朵正经桃花,最低要过完夏季啊,夏季如果恋爱,也容易失恋的,等农历六月己未月,你就只能唱:过完整个夏天,忧伤并没有好一些。

谈什么恋爱,去爱钱与自由吧,别爱人了,爱人,最起码暂时没什么毛用,谈个锤子哦,谈得闹心。

那事业财运暂时停滞,婚恋也动不了,只能学习啦,今年利学业考试,本月很利考试,多买书,多学习。

也可以多锻炼身体,劫财月,适合使劲儿折腾自己的身体,因为感觉有无穷的力量,无处安放的青春,去健身房,去山野,去跑道释放吧。

丙子,今年为情所困,本月出现竞争者。

丙寅,寅刑巳,防小人,防口舌。

丙辰,身体要比上个月好一点。

丙午,火气会大一点,多喝热水。

丙申,巳申又刑又合,一言难尽。

丙戌,比上个月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