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八字适合抽烟(什么八字适合抽烟)

孤僻成性 2023-07-08 07:32:04 互联网

高僧卜卦:驾车远行先抽烟,后来才明白竟是如此的大智慧

因为工作性质,我平时老是出差,驾车跑长途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一天能跑上7-8个小时,家里人都十分担心我的人身安全问题,就让我假期的时候去一下当地比较有名的寺庙,寺里的方丈是一位得道高僧,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找这位高僧求平安符,据说很灵验。

那天我见到方丈以后,说明了来意,方丈问了下我的生辰八字,然后他在那默默的掐算,他突然间问了我一个十分奇怪的问题:平时抽烟吗?

我几乎脱口而出:抽啊。他又沉思了半天,给了我几句忠告:你是火命,炉中火,我给你请一道符,平时放在车里挂起来,还有一件事,出远门的之前在车外面抽根烟,切记不要坐在车里抽,要在车外抽,邪灵就不能靠近你,驾车远行先抽烟,保你一路平安无事。

对于方丈这个老和尚的忠告,我是非常的奇怪与不理解,我这命是和什么犯冲吗?为什么要抽个烟才行?

方丈只是深奥说了一句:勿多问、勿多言,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你遵守便是。

老妈和媳妇也是一头雾水,但是他们都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命令我必须听从照办。

为了给他们一个心理安慰,于是,每次开车前都要抽一根在走,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习惯。直到有一次,我和平时一样出门,将车发动好预热,设置好导航,然后下车抽“出门烟“,因为抽烟等待的时间很无聊,就经常围着车体转一圈,看看胎压、是否有漏油,有没有其他异常的情况,但就在我抽完烟也检查好车体状态的那一瞬间,我突然顿悟了,我好像明白了老方丈的用意。

方丈的本意不是鼓励我抽烟,也不是有什么邪灵,而是他通过这些看似迷信的东西,引起我的注意,而我下车抽烟等待的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就会把车体检查一遍。如果主持直接告诉我,你出门前先检查一下车况,那我肯定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方丈这是在变相的告诫我,让我出远门检查车辆,从而真正意义上做到安全出行。

果然是得道高僧,润物细无声,难怪他的符咒都如此的灵验,不是迷信,是大智慧!!!

现在的我,已经戒烟了,我也奉劝吸烟的朋友及时戒烟,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我依然保持着出门前检查车况的习惯。

传奇最美丽女人——奥黛丽赫本的一生

《罗马假日》剧照

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1929—1993),原名奥黛丽赫本拉斯顿,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知名舞台剧与电影女演员,晚年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特使。

  父亲是英国银行家,母亲是荷兰贵族。奥黛丽·赫本一生上演了无数影片,也获得了无数荣誉。比如她曾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和威尼斯电影节奖。她的电影生涯长达60年之久,是好莱坞历史上光辉灿烂的常青树。

赫本童年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荷兰贵族后裔,袭有男爵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爱德华三世。

  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父亲离开了家庭,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二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纳粹占领。当时的身份文件大多为手写,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母亲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达·凡·赫姆斯特拉(Eddavan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便于伪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犹太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营,母女俩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在战争的饥荒期间,赫本经常靠郁金香球茎以及由烘草做成的“绿色面包”来充饥,并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长期的营养不良促成她日后瘦削的身材。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锻炼她最爱的芭蕾舞,即使穷到要穿上最难捱的木制舞鞋也没关系。在此期间,赫本曾为荷兰地下游击队秘密工作(包括表演芭蕾舞募集捐款、传递情报等),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1944年安恒战役,此时16岁的奥黛丽成为一名志愿护士,战役期间很多盟军伤兵被送到了赫本所在的医院,其中一名受伤的英国伞兵在赫本和其他护士的帮助和照护下康复,这名伞兵就是后来的导演特伦斯·杨,他在1967年执导了赫本主演的《盲女惊魂记》。

  踏入影坛

  二战后,1948年,赫本与母亲(赫本父母于1938年离异)带着省吃俭用存下来的100英镑迁至英国伦敦。她在这边打工边寻找深造的机会。1948年,赫本进入著名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Marie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期间曾因没钱缴学费返回荷兰,并在一部荷兰影片《荷兰七课》中饰演一位空姐——一个跑龙套的角色。经过数月训练后,赫本被告知她不适合当芭蕾舞者。为了面对家庭的经济压力,她转而成为兼职模特儿,并参与歌舞团演出;这年赫本击败多数应征者,成为音乐剧《高跟纽扣鞋》(HighButtonShoes)的合唱团员。由于表现突出,她正式参与了另一部音乐剧《鞑靼酱》(Sauce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国电影《天堂笑语》露脸,正式成为电影演员,并在一些电影中扮演较次要的人物。之后她在电影《双姝艳》里施展舞技,同时接演另一部电影《蒙特卡罗宝贝》(MonteCarloBaby)。为了拍摄后者的法国翻拍版《前进蒙特卡罗》(NousironsàMonteCarlo),奥黛丽到法国出外景,期间演出意外被坐在台下的法国著名女作家高莱特夫人一眼便认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Gigi)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请她到纽约好莱坞出演音乐剧《金粉世界》的女主角,进而开启赫本到美国发展的机缘;同时,她还被《双姝艳》导演推荐给威廉·惠勒,参加了其新影片《罗马假日》试镜,获得非常好的赞誉,从而得到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奥黛丽·赫本到美国正式参与舞台剧《金粉世界》的演出。她在其间十分出色,广受人们的欢迎,并因此获得世界戏剧大奖(TheatreWorldAward)最佳女主角。但为赶拍《罗马假日》,她在《金粉世界》里的演出被迫在巡回八个月演出后结束。这年因无法兼顾事业与婚姻,她取消与未婚夫詹姆士·汉森(JamesHanson)的婚约,但两人日后仍保持良好的友谊。

  1953年,并与好莱坞名影星格里高利·派克一起主演的电影《罗马假日》正式上映,由于成功刻画剧情,该片放映后迅速风靡世界。赫本在片中扮演楚楚动人的安妮公主,表现出公主高贵、优雅的气息,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一头黑色短发,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尤其剪成赫本头表现出的天真无邪,使她成功赢得多数人的赞赏,“赫本头”一下子成了国际流行发式。一时间,赫本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全世界都在播放她的新闻片,电视台用黄金时间赞美她。大量的报纸欣喜若狂地赞美她的美貌、活力、妩媚、典雅,人们称赞她是继嘉宝和褒曼之后的最佳女演员。许多报纸评论称赞赫本说:“一位新嘉宝诞生了!”。据说英格丽·褒曼在意大利观看《罗马假日》时,竟发出一声惊叫,她丈夫罗西里尼问她:“你为什么叫喊?”褒曼说:“我被奥黛丽·赫本深深感动了。”赫本不仅俘虏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心,同时连评论家们也都不知不觉被她吸引。1954年3月25日,赫本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三天后,因《美人鱼》中的精彩表演再荣获托尼奖(TonyAward)殊荣。

  1954年她与亨佛莱·鲍嘉、威廉·荷顿一同演出比利·怀德拍摄的爱情片《龙凤配》。由于《美人鱼》的演出加上抽烟过量,赫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瑞士修养,不久接受一同参与《美人鱼》演出的演员梅尔·费勒(MelFerrer)的求婚,两人于9月24日步上红毯。

  1955年奥黛丽·赫本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可惜未获奖,同年因意外首度流产。之后几年,她主演的《战争与和平》、《甜姐儿》、《黄昏之恋》等片都获得不错的评价,声势扶摇直上。但丈夫梅尔的演艺却遭遇挫折,逐渐转到幕后。1959年赫本三度怀孕,为防止半年前的流产再度发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约,直到生下第一个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HepburnFerrer)后才同意主演《蒂凡尼的早餐》。

  转型

  虽然《蒂梵尼的早餐》的作者原属意玛丽莲·梦露饰演女主角霍莉·戈莱特丽(HollyGolightly),拍摄过程赫本也一度为了主题曲是否采用亨利·曼西尼(HenryMancini)与约翰尼·莫瑟(JohnnyMercer)的《月亮河》(MoonRiver)而与电影公司起冲突,是事后证明她的演出与坚持是对的:1961年奥斯卡金像奖获得两项音乐性奖项,奥黛丽·赫本第四度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部片她的演艺生涯再创高峰,但她开始挑战更有演技难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双姝怨》的演出,但评价平平;之后的《谜中迷》试图挑战悬疑片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还是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 ,这部改编自同名音乐剧的歌舞片获得8项奥斯卡的奖项,但主演的赫本却因由别人幕后代唱的关系无法获得提名。

  晚年

  1980年冬赫本遇见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影响了赫本原已经出现危机的婚姻。在赫本与安德烈·多蒂离婚后,两人最后成为永久的人生伴侣。

  赫本晚年,仍然老骥伏枥,为公益事业发着光和热。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雷莎修女获悉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康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的住所,因阑尾癌病逝。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将该1993年度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她,此时赫本已离世,由其子西恩·赫本·费勒代领。

  奥黛莉·赫本

  奥黛丽·赫本是二十世纪最受到崇拜与争相模仿的女性之一,她鼓励女性去发掘与强调自己的优点,不仅改变了女性的穿着方式,也改变了女性对自我的看法。奥黛丽·赫本对于时尚的领悟和把握能力。赫本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她发展了属于她自己的风格。她引领的风潮,前卫的风格几十年来风行不坠,历久弥新。可能她唯一的规则就是不要盲目地跟着流行走,趋之若鹜。事实上,她总是遵循着自己的趣味,坚持着自己的步调。任何衣服穿在她的身上,绝对不会显得喧宾夺主,这就是时尚界所说的“是奥黛丽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在奥黛丽身上”。

  不迷信性感

  奥黛丽·赫本正出现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乐观主义盛行、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美国乃至世界的充满光荣与梦想的鼎盛时期。奥黛丽·赫本正是应社会潮流和时代女性的需求而生。她以其欧洲人的优雅与美国人的活力、成熟世故与天真清纯复杂交织的特质,以其与生俱来的对时装的敏锐、识见与体悟,建立了现代美学的新标准。在20世纪乃至今天,是奥黛丽·赫本以激进的姿态和绝对的勇气,改变了世人所公认的美女定义。她特立独行的扁平身材、短发、平底鞋、剪裁合体的简洁裤装、衬衣等等,将女性从简·罗素式的蓬松卷发、紧身毛衣、紧身窄裙和高跟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女性从对丰满的胸部或身体的近乎偏执的或自虐般的自我预设中解放出来———“她是第一位不以性感取胜的人”。

  《罗马假日》让影迷看到了一位灿烂美丽的新星;让影评人欣赏到一位影坛演艺奇葩的芬芳;让赫本一举成名,且因本片而获得一九五三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同时,由于赫本饰演的那位公主在片中把一头秀发剪短,竟使这种短发风靡一时,世界各地女性争相仿效,于是这种发型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赫本头”。

 

  奥黛莉·赫本

  奥黛丽赫本是影坛上难得一见的瑰宝:她的容貌清纯秀丽,既不俗艳,而又耐看,很多摄影师喜欢为她拍照以捕捉那“无法比拟的美”。有“时装圣经”之称的时装杂志《VOGUE》2004年的时尚名人投票中,赫本以29%的票数,荣登女性榜首。《VOGUE》杂志发言人表示:“大家觉得奥黛丽·赫本高贵又有气质,她的美丽永恒不变!一讲到Style,人人都会立刻想起她!”。2004年6月,赫本又被著名的时尚杂志《ELLE》评选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美丽女人第1名,得票率为76%。“她是自然与美丽的化身,她皮肤细嫩,性情温和、活泼,她的微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内在美”,《ELLE》杂志的主编罗西·格林如是说。2006年4月,英国《新女性》杂志对5000多名读者进行调查选出古今百大美女,结果赫本再次荣登榜首。

  “奥黛丽卓然不群,别指望拿那些现成的陈词滥调来套她。”——美国《时代》周刊

  “唯一可以盖过蒂凡尼珠宝光芒的人便是奥黛丽。”——亨利·普雷特

 

  奥黛莉·赫本

  奥黛丽赫本是影坛上难得一见的瑰宝:她的容貌清纯秀丽,既不俗艳,而又耐看,很多摄影师喜欢为她拍照以捕捉那“无法比拟的美”。有“时装圣经”之称的时装杂志《VOGUE》2004年的时尚名人投票中,赫本以29%的票数,荣登女性榜首。《VOGUE》杂志发言人表示:“大家觉得奥黛丽·赫本高贵又有气质,她的美丽永恒不变!一讲到Style,人人都会立刻想起她!”。2004年6月,赫本又被著名的时尚杂志《ELLE》评选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美丽女人第1名,得票率为76%。“她是自然与美丽的化身,她皮肤细嫩,性情温和、活泼,她的微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内在美”,《ELLE》杂志的主编罗西·格林如是说。2006年4月,英国《新女性》杂志对5000多名读者进行调查选出古今百大美女,结果赫本再次荣登榜首。

  “奥黛丽卓然不群,别指望拿那些现成的陈词滥调来套她。”——美国《时代》周刊

  “唯一可以盖过蒂凡尼珠宝光芒的人便是奥黛丽。”——亨利·普雷特

“奥黛丽.赫本呈现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特质。例如:高贵、优雅与礼仪……,上帝都愿意亲吻她的脸颊,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Audrey was known for something which has disappeared, and that is elegance, grace and manners . . . God kissed her on the cheek, and there she was.”)

  坎坷感情

  初恋

  赫本的初恋发生在她事业起步初期,对方是英国企业家詹姆斯·汉斯。随着《罗马假日》在全球范围的成功,赫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裂痕和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思前想后,赫本痛苦的放弃了青涩的初恋。

  初婚

  在《罗马假日》的伦敦首映式上,赫本与电影人梅尔·费勒结识。费勒比赫本大十四岁,他的成熟气质俘获了赫本的芳心,二人很快合作出演《美人鱼》并举行了婚礼。公主有了称心如意的归宿,二人还诞下一子西恩。但之后赫本的事业一帆风顺,如日中天,而费勒却始终在二流作品中挣扎。在结婚10年后,他们最终还是在拍《窈窕淑女》期间出现了裂痕。1968年秋天,这对夫妻在瑞士相聚了,此间,赫本又经历了一次流产,这次流产像不祥之兆笼罩着他们的婚姻,至此,赫本与费勒的婚姻关系完全结束了。

  二婚

  1968年,赫本在希腊旅行期间邂逅心理医生安德烈·多蒂。多蒂是意大利人,从少年时开始就是赫本的崇拜者,此时他以意大利人特有的热情感染了赫本。二人不顾年龄的差距举行了闪电式的婚礼,并诞下一子卢卡。多蒂婚后时常弄出许多丑闻,甚至同当时罗马城里最声名狼藉、最妖冶的美女搞在一起。这对赫本的打击很沉重,她幸福生活的美梦又破灭了,她的婚姻又一次以悲剧告结束。赫本别无选择,她已为离婚做好了准备。

  三婚

  1980年,赫本与罗伯特·沃特斯相遇,这个后来被她成为灵魂伴侣的男人当时正遭受丧妻之痛,两颗受伤的心灵同病相怜,缓慢而坚定的靠近。此后二人相濡以沫十多年,直到赫本病逝。因为罗伯特,赫本度过了平静和美的晚年。

  

  琐碎轶事

  在赫本成名前,她曾受训成为一名牙医助理。

  赫本曾对《人物》杂志透露,她非常羞愧自己的鞋码是10号。

  在传记《奥黛丽·赫本的私密肖像》中提到,赫本曾发誓体重永不超过103磅。而事实上,除怀孕期间外,她确实成功地遵守了誓言。

  1990年有一种郁金香的品种以奥黛丽·赫本的名字命名。

  1992年,赫本被诊断出患乳腺癌癌细胞扩散到盲肠、回肠和结肠。后来通过第一次外科手术切除了1英尺长的感染部位,并开始做化疗;但在第二次外科手术时,医生判定由于癌细胞扩展面积过大,因此无法治愈。

  2006年,赫本在《蒂梵尼的早餐》中所穿过的纪梵希设计的著名黑色长裙“小黑裙”,由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做公开慈善拍卖,估价5万~7万英镑。但在拍卖日12月5日,一位通过电话竞拍的神秘买主最终以46.72万英镑(约合92万美元)买走了这件长裙,创造了电影演出服装新的拍卖纪录。根据拍卖行方面透露的唯一信息——“买家是欧洲人”,英国媒体猜测买家不是贝克汉姆的妻子“辣妹”维多利亚,就是曼联球星鲁尼的未婚妻科琳·麦洛克林。原因是维多利亚和科琳都是赫本的粉丝,身材纤细的赫本的裙子只有维多利亚和科琳这样苗条的女性才能穿得下。维多利亚之前已经拥有了一条赫本曾经佩戴过的钻石项链,而科琳在自己的豪宅也专设了一间“美容房”,房间装潢颇具好莱坞旧日影星风格。

  赫本分别在1955年、1960年、1966年和1975年四次担任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颁奖嘉宾,是女演员中次数最多的一位。

  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百大爱情经典影片中,有5部是赫本主演(次数与亨弗莱·鲍嘉相同)的,分别是:《罗马假日》(第4)、《窈窕淑女》(第12)、《龙凤配》(第54)、《俪人行》(第57)以及《蒂凡尼的早餐》(第61)。

  奥黛丽·赫本

  到2007年为止,奥黛丽·赫本和凯瑟琳·赫本是奥斯卡影后中仅有的一对姓氏相同的人。

  赫本是美国四大艺术奖项大满贯“四冠王”的第5位得主,也是奥斯卡奖、托尼奖和艾美奖表演“三冠王”的第13位得主。

  1953年的奥斯卡影后小金人由琼·赫尔肖特颁发给赫本;40年后,赫本获得了1993年的奥斯卡琼·赫尔肖特人道主义奖,而此时他们都已离世。

  赫本在《甜姐儿》中的角色原型是现实人物苏茜·帕克(Suzy Parker),后者在该片中“粉红豹”(Think Pink)一幕里客串了一位时髦舞者。

  赫本曾被邀与马龙·白兰度一起出演影片《樱花恋》(Sayonara),以饰演片中的日本新娘一角。赫本后来解释说,她不太可能饰演一名亚洲人,因为没人会相信,只会引来嘲笑。“虽然剧本很有趣,但我知道我演不了。如果你们试图说服我,那非常遗憾,我将会很生气。”

  赫本曾为了拍摄《甜姐儿》而回绝了电影《金粉世界》(赫本曾在舞台剧《金粉世界》中出演主角),但有趣的是,最初她的经纪人也回绝了《甜姐儿》,但赫本在读过剧本之后重新做了决定,另外她母亲在片里客串了一位人行道上的咖啡馆客人,而在“安娜·卡列尼纳号”火车一幕中的小狗就是她的宠物“出名”。

  赫本回绝了电影《安妮的日记》里的角色,因为在二战时,年幼的她在荷兰目睹了纳粹士兵公开在街上处决犯人以及把犹太人成群赶上火车送往集中营的场景,参演这部影片会给她带来很多痛苦回忆。

  假如赫本当时知道《窈窕淑女》的制片人杰克·L·华纳(Jack L. Warner)将会拿掉她在片中的所有原唱歌曲时,她将不会接拍伊莱扎·杜丽特这一角色。

  没有得到《转折点》(The Turning Point)中安妮·班克罗夫特(Anne Bancroft)所饰的角色是赫本最大的银幕遗憾。“就是那部电影”,赫本后来坦承,“一部从我指间溜走的电影。”

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位美丽善良的“安妮公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为了纪念奥黛丽·赫本所做的贡献,专门为她在纽约总部树立了一尊以她名字命名的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奥黛丽精神”(TheSpiritofAudrey),并于2002年5月举行了揭幕仪式。而在赫本去世10周年,美国邮政总署则发行了她的的纪念邮票。

高僧卜卦:驾车远行先抽烟,后来才明白竟是如此的大智慧

因为工作性质,我平时老是出差,驾车跑长途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一天能跑上7-8个小时,家里人都十分担心我的人身安全问题,就让我假期的时候去一下当地比较有名的寺庙,寺里的方丈是一位得道高僧,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找这位高僧求平安符,据说很灵验。

那天我见到方丈以后,说明了来意,方丈问了下我的生辰八字,然后他在那默默的掐算,他突然间问了我一个十分奇怪的问题:平时抽烟吗?

我几乎脱口而出:抽啊。他又沉思了半天,给了我几句忠告:你是火命,炉中火,我给你请一道符,平时放在车里挂起来,还有一件事,出远门的之前在车外面抽根烟,切记不要坐在车里抽,要在车外抽,邪灵就不能靠近你,驾车远行先抽烟,保你一路平安无事。

对于方丈这个老和尚的忠告,我是非常的奇怪与不理解,我这命是和什么犯冲吗?为什么要抽个烟才行?

方丈只是深奥说了一句:勿多问、勿多言,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你遵守便是。

老妈和媳妇也是一头雾水,但是他们都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命令我必须听从照办。

为了给他们一个心理安慰,于是,每次开车前都要抽一根在走,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习惯。直到有一次,我和平时一样出门,将车发动好预热,设置好导航,然后下车抽“出门烟“,因为抽烟等待的时间很无聊,就经常围着车体转一圈,看看胎压、是否有漏油,有没有其他异常的情况,但就在我抽完烟也检查好车体状态的那一瞬间,我突然顿悟了,我好像明白了老方丈的用意。

方丈的本意不是鼓励我抽烟,也不是有什么邪灵,而是他通过这些看似迷信的东西,引起我的注意,而我下车抽烟等待的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就会把车体检查一遍。如果主持直接告诉我,你出门前先检查一下车况,那我肯定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方丈这是在变相的告诫我,让我出远门检查车辆,从而真正意义上做到安全出行。

果然是得道高僧,润物细无声,难怪他的符咒都如此的灵验,不是迷信,是大智慧!!!

现在的我,已经戒烟了,我也奉劝吸烟的朋友及时戒烟,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我依然保持着出门前检查车况的习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