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水通天河准确(水通天河格的八字名垂千古)

流水随风 2023-08-19 08:41:53 网友分享

忆龙门:绝壁藏古洞,峙峰通天河

郧阳区安阳镇龙门河谷回忆录

巍巍秦岭,莽莽汉江

龙门川五月风光 遍地油菜花香

龙门河从秦岭南麓蜿蜒旖旎越千山走来,流入汉江母亲河。一路上带着山的厚重和水的精灵造就了美丽富饶的龙门川。大南山,东西走向,像一只伸出的臂膀欲将龙门河挽留,河道在此呈90度西向折往汉江,正是如此天造地设,造就了“安阳三川,龙门居首”的地位。

良田沃野

龙门河谷,村庄多面河靠山而建,河东为东王营,河西为西王营。四周山峦叠嶂,沃野千里,交通阡陌。朝有鸡鸣,暮有炊烟,无论行走多远多久,这一幅幅祥和的景象都在记忆最深处。

双峰对峙,一桥联通

沿龙门河溯河北上,河口处两峰高耸,与河谷的平川形成强大的反差。一桥飞架东西,东边的山峰叫寺坡,源于山脚下过去曾有一座寺庙,为观音寺。村中生活着巨姓、莫姓、张姓人家,其中巨姓居多。观音寺早已在“破四旧立四新”时被毁掉,小时候去玩,犹能看见残壁断垣间偶尔显露出雕梁画栋的壁画和木雕,想来过去也是香火鼎盛,信众济济。道场周围凿有几方莲池,盛夏时节,荷叶田田,清莲散香。后山的寺坡,大有来头,据说当年祖师爷弃石鸡山奔武当山而去,所骑坐骑凌空的一脚就踩在这寺坡之上,至今寺坡的西北还坍塌一角,寺坡的半山腰上还留有几窝马蹄印。桥西边的山峰是黑石礁,被河水切割的非常突兀,像一只仰天长歌的雄鸡。这座水渠,我们叫渡槽,在农村算的上是一座非常宏伟的建筑了,桥距离河道有四五十米高,单拱双肩式,正是此桥把来自河西的渠水引到了河东,灌溉了河东千亩良田。

时代印记,马列天河

继续往前走,在黑石礁后面,就是马列沟了,马列沟得名于另一座渡槽。说到这些渡槽,得先说说堪比红旗渠的龙门天河了。毛主席时代,大力兴修水利,广垦农田,在龙门河的上游巨家河修建了郧阳地区最大的水库,为了让坡地变良田,在坚硬陡峭的群山石壁间开凿输水渠,东西干渠蜿蜒在安阳镇高山,丘陵共长46公里,有效灌溉面积18700亩。安阳镇的水田面积由原来的2080亩,扩大到12506亩,是建库前的6倍,安阳由此成为“郧阳粮仓”。当年开凿水渠的艰辛自不言说,如今看来依然令人震撼。两道水渠,一高一低,山环水绕,似两条玉带,堪比林县红旗渠。尤其是水库到渡槽这一段,完全在坚硬陡峭的石壁半山腰凿成,其中有几段几百米长的涵洞,小时候放牛,和小伙伴们结伴探过,幽黑的涵洞,越走越寒,拐弯处伸手不见五指,盛夏依旧寒气逼人。

回到马列沟,只见大渠,二道渠又是两条渡槽,在沟壑间连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几个字斑驳依旧,在当年以政治为纲的年代,主席的词高悬山涧,得名“马列沟”也就名正言顺了。也正是有这伟大的时代,至今依然造福着龙门川的人们。

郧阳红旗渠 龙门通天河

奇洞奇闻,大坝大崖

龙门河以渡槽为界,也是地理分界线。渡槽以下为川,河称龙门河,渡槽以上为山,则称巨家河,因此地巨姓人家祖居得名。这条河谷向北蜿蜒,经青山沟,过天池垭,沿陶沟河一直通往几十公里外的高庙、白桑关。过去这里是北向商洛,南下均州、老河口的一条通道。河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河水或急或缓冲积而成的浅滩深潭一个连着一个,有的清澈见底,缓缓流淌,有的暗流涌动,其深莫测。

继续前行,一山似乎要阻挡前路,折转过这个狭窄的山卡,一座陡峭的山崖出现在眼前,山崖的半腰处有个山洞,山洞离地面约30米高,几乎与地面垂直。若想要上到山洞里去,须身体紧贴着岩石,小心翼翼地脚蹬手扒着这些小坑才能到达,小时候胆小的我这里一直是禁地。山洞我们称千佛洞,有3米多高,2.5米多宽,4米多的进深。听老年人说洞的最里边紧靠着山壁的地方有一个一米多高的石台,石台两边的岩壁上是一些石龛。过去千佛洞的石台和石龛上供奉着多尊佛像,后来洞窟被破坏,佛像被损毁。千佛洞凿于何时,供奉的最哪位神佛现在已没人能说得清楚。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先前这里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她的心地特别善良,喜欢帮助老百姓,每当人们遇到红白喜事,需要租赁锅碗瓢盆等用品的时侯,只要头天在这里烧香祈愿,第二天一大早赶来,需要借用的东西准会整整齐齐地码在洞前。但是后来有个人动了歪心,起了贪念,他借置事儿之名,在这里借了许多东西,在归还的时候,却偷偷地将一些东西昧了起来。这怎么瞒得过洞晓天地的仙女?仙女一怒之下从此再也不向人们借东西了。据说洞下的崖壁前过去还搭有木头台子,台子上挂着"红旌",人们在这里烧香礼佛贡献四时鲜果,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为“仙女洞”。

沿千佛洞下的河道再往上行走,再转过一个山嘴后,山势愈发陡峭,河谷愈加幽深,在高开高走的两列大山之间,一道大坝凌空出世,横锁连山,将河流拦腰截断,形成一个高峡平湖,这就是巨家河水库。巨家河水库坝梗下的南面有一座山峰,它危崖高耸,绝壁悬空,苍然铁色,肃立无声。由于山崖向着北面,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照不到太阳,所以崖下静寂无声,这里听不到鸟语虫鸣,崖壁间除了寥寥横生的寒树在无声摇动外,四周泛起的是莫名的阴郁和冷森。一个人站在这里仿佛能够听得见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这座山峰当地人称"大崖(音ai)"。老人们传说过去崖上有一狐狸或是黄鼠狼在此修炼,曾幻化成一个老头模样来讨人的口封。据说动物在成精成怪前,都要先变成人的模样来讨人的口封。因为人是"万物灵长""地行之仙"。它见到人之后一定要问一句:你看我长得好看,像个人吗?如果得到了人的认可,说一声你长得像个人。那么它就大功告成,从此就有了人的“六识”,可以在人和动物的身份之间随意进行切换。如果人说它长得不像人形儿,那么它的修炼俱成画饼,依然还是兽类之身。一天正午时分,刚好从河谷下游走上来一位叼着烟袋的老人,这精怪决定向他讨"口封"。看着老人走到前面,它悄悄来到老人身后,一拍老人的肩膀,忽然问道:"你看我像什么?"老人回过头来一看,一个老者模样的人半戴着斗笠,身上套件青布衫,腰系麻绳,脚穿草鞋站在身后。它獐头鼠目,形容猥琐,三角脸八字须,声音尖锐嘶哑,看着老人,它脸上的表情热切而又焦急。老人刚要回答,忽然无意瞥见"他"青布衫子后面有一截毛茸茸的尾巴,马上明白了一切,心里也有了计较。他盯着那人看了好一会儿,冷冷地说:"我看你长得丑死了,不像个人形!"那怪物听了这话,顿时魂飞魄散万念俱毁,它怪叫一声,现出原形转身踉跄飞奔,最后恨恨隐匿于山崖之间。小时听这个故事时,老人们经常告诫我们,如果正午时分路过这里有人叫你,一定不要随便搭话。

大崖绝壁千仞,如刀砍斧劈,令人望而生畏。大崖顶上生有一种野韮菜,这种韮菜叶片宽厚肥硕,味道鲜香浓郁,过去有人为了得到它,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爬到崖头搬韮菜。这些韮菜一般长在大小石块的旁边或下面,须将石头搬开后才能连根挖起,所以当地人不说"挖"韮菜,而称"搬韮菜"。过去有人曾因搬韮菜被困崖头,还有些牛在南边缓坡吃草,因为不知不觉上到崖头,结果进退不得,从崖上掉下去活活摔死。大崖脚下,有一脉泉水,几窟深潭。其中有个深潭最为特别,这个潭面积并不大,直经大约有5、6米的样子,潭中看不见鱼虾,潭边的沙石上,零乱地长着几簇杂草。潭水呈青黑色,潭面静寂无声,就是呼呼的风刮过,水面也似乎泛不起一丝涟漪。潭水下面是无底的黑暗,扔下一块石头,一声闷响过后,只见咕嘟咕嘟的水花不断向上翻涌,至到好久石头像被什么东西吞没,水花才停下来。这个阴森恐怖的深潭叫"黑鳖老龙潭",据说有人曾看见过潭中有巨鳖出没。这个潭深不可测,相传它从巨家河的大崖之下,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数公里外的石门沟口。人们相信这下面有一个龙宫,里面住着龙王,过去龙门川上天干大旱的时候,人们常常到老龙潭祈雨。一众男女老少披蓑戴笠、敲锣打鼓沿曲折狭长的河谷逶迤而上,然后来到老龙潭边起舞祭拜,向潭中投下贡品,以祈求龙王能赐恩降瑞下一场甘霖,有时候还真能祈来一场大雨。过去有人想知道老龙潭究竟有多深,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将24根绳连在一起,然后在绳子的下端拴上一块大石头,再将绳子顺着老龙潭往下放,人们"哧溜""哧溜"一直将绳放完也没探到潭底。还有人想知道这个潭究竟通向哪里,曾乘河里涨水之际将一根扁担扔向潭中,结果没多久发现这条扁担出现在东面数公里外的石门沟河中。还有一年河里涨水,一群鸭子凫进了潭里,最后在这里神秘消失,后来这群鸭子竟然也神奇地出现在石门沟河中。因此人们猜想这老龙潭下面应该有一条暗河与石门沟河相连。想像着这条暗河从大崖下老龙潭出发,经青山沟、天池垭,在群峰下、幽昧中蜿蜒穿行,一直通到几公里外石门沟的情状,不禁要感慨大自然造化神奇。

金山银山,绿水青山

巨家河河谷中多金,过去淘金者甚众,他们掘地为穴,把河谷变得坑洼不平一片疮痍。前些年,这里进行河道改造,政府出资修堤筑路,禁止私采乱挖,目前这里已逐渐恢复了旧日风貌。但小时候每年一次的洪水消失了,河床也渐渐埋藏在沙土乱草之中,往日大片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滩也若隐若现,这可是小时候最大的乐园了。如今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区,相信我们老了的时候,还能见到小时候的模样。

美丽乡村,黄酒飘香

天天读西游记47-通天河大河拦路 悟空八戒替供献

西游记为四大名著,电影电视剧为了吸引眼球拍摄,对没读过原著的误导颇多,适逢少爷天天9岁,同读西游记,兼做记录,聊飨同好。

“所谓天天,原是仙丹,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吃一口长生不老,吃两口羽化成仙。”

车迟国王泪如泉涌,一直在哭。悟空高呼道:“你怎么这么昏乱!那道士的尸骸,一个是虎,一个是鹿,一个是羚羊。不信捞上骨头来看。他们本是成精的山兽,到这里害你,因你气数还旺,不敢下手。再过两年,你气数衰败,他们就害了你性命,把你江山占了。我们来除妖邪救了你命,你还哭什么?快打发关文,送我们出去。”国王让人看了骨头,确实是羊骨,这才省悟。赶紧让人发布招僧榜文,以后的车迟国三教并重。国王感谢了师徒四人,送他们出城西去。

这一天天快黑了,师徒四人来到一条河边,只听得滔滔浪响。八戒道:“坏了!来到尽头路了!”沙僧道:“是一股水挡路。”唐僧道:“怎么过去?”八戒道:“等我试看深浅。”三藏道:“悟能,你别乱说,水的浅深,怎么能试?”八戒道:“找一个鹅卵石,扔在水中。如果溅起水泡来是浅,如果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悟空道:“你去试试看。”

八戒在路旁摸了一块顽石,往水中抛去,只听得骨都都沉下水底。他道:“深深深!去不得!”唐僧道:“你虽试得深浅,却不知有多宽。”八戒道:“这个不知道。”悟空道:“等我看看。”他跳在空中,定睛观看,道:“师父,宽的很!过不去!老孙火眼金睛,夜里也还看三五百里。现在看不见对岸,估计太宽了。”

三藏大惊,正没办法,沙僧道:“师父别急,你看那水边站的,有一个人。”悟空道:“想是个渔人,等我问他去。”拿了铁棒,跑到面前一看。不是人,是一面石碑。碑上有三个篆文大字,下边两行,有十个小字。三个大字是“通天河”,十个小字是“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悟空叫:“师父,你来看看。”三藏看见,滴泪道:“徒弟呀,我当年别了长安,只说西天好走,哪里知道妖魔阻隔,山水迢遥!”八戒道:“师父,你听,是哪里鼓钹声音?估计是做斋的人家。我们先去弄些斋饭吃,找个渡口寻船,明天再过去吧。”

悟空在前引马,一行闻响而来。走了一会儿,来到一簇人家,约莫有四五百家。三藏道:“悟空,你们都不要过来,让我先到那斋公门首告求。如果肯留我们,我就招呼你们;如果不留,你不要撒泼。你们脸嘴丑陋,只怕吓坏了人,闯出祸来。”悟空道:“说得有理。请师父先去,我们在这里等。”

唐僧来到人家门外,见那门半开半掩,三藏不敢擅入。站了一会儿,只见里面走出一个老者,脖子上挂着数珠,口念阿弥陀佛,来关门,三藏高叫:“老施主,贫僧问讯了。”那老者还礼道:“你这和尚来迟了。早来啊,我舍下斋僧,熟米三升,白布一段,铜钱十文。你怎么现在才来?”三藏躬身道:“老施主,贫僧不是赶斋的。我是东土大唐钦差往西天取经的,路过这里,天色已晚,听得府上鼓钹之声,特来告借一宿,天明就走。”

老者摇手道:“和尚,出家人不打诳语。东土大唐到我这里,有五万四千里路,你怎么来得?”三藏道:“老施主说得是,我还有三个小徒保护贫僧,才能到这里。”老者道:“既有徒弟,怎么不一起来?请,请,我家有地方安歇。”三藏回头叫声:“徒弟,这里来。”

悟空三人听师父招呼,牵着马,挑着担,一阵风闯了进去。那老者看见,吓得跌倒在地,口里只说“妖怪来了!妖怪来了!”三藏搀起道:“施主别怕,不是妖怪,是我徒弟。”老者道:“师父,怎么找这样丑的徒弟!”三藏道:“虽然相貌不好看,却会降龙伏虎,捉怪擒妖。”老者将信将疑,扶着唐僧进去了。

悟空三人闯入厅房,拴了马,丢下行李。看见厅中原有几个和尚念经,八戒喝道:“那和尚,念的是什么经?”那些和尚听见问了一声,忽然抬头观看兄弟三人,吓得跌跌爬爬,跑干净了。三藏搀那老者走上厅堂,骂道:“这泼物,十分可恶!走进门不知高低,吓倒了老施主,惊散了念经僧,把人家好事都搅坏了,却不是堕罪与我?”说得他们不敢说话。那老者才信是他徒弟,急回头作礼道:“圣僧,没大事,本来佛事也要完了。”八戒道:“既是了帐,摆出斋来,我们吃了睡觉。”

下人拿了蜡烛,看到悟空三人,又吓跑了。悟空拿起火把,点上灯烛,拉过一张交椅,请唐僧坐在上面,他兄弟坐在两旁,那老者坐在前面。正在说话,只听得里面门开处,又走出一个老者,拄着拐杖道:“是什么妖怪,黑夜里来我家?”前面坐的老者,急起身道:“哥哥别嚷,不是邪魔,是东土大唐取经的罗汉。徒弟们相貌虽凶,都是相恶人善。”那老者方才与他四位行礼。

老者安排人捧斋侍奉师徒四人,八戒道:“几个人伏侍?”老者道:“八个人。”八戒道:“这八个人伏侍谁的?”老者道:“伏侍你四位。”八戒道:“那白面师父,只用一个人;毛脸雷公嘴的,只用两个人;那晦气脸的,要八个人;我得二十个人伏侍才够。”老者道:“这么说,想是你的饭量大。”八戒道:“也还可以吧。”老者道:“有人,有人。”转身就叫出有三四十人出来。

唐僧正和老者说话,八戒已经把五六碗饭吃完了,口里还嚷:“添饭!添饭!”悟空叫道:“贤弟,少吃些吧,将就半饱也就行了。”八戒道:“常言道,斋僧不饱,不如活埋。”悟空教:“收了东西,不要理他!”二老者躬身道:“不瞒老爷说,白日里倒也不怕,像这大肚子长老,也斋得起百十人;只是晚了,收了残斋,只蒸得一石面饭、五斗米饭与几桌素食,要请几个亲邻与众僧们散福。你们一来,吓得众僧跑了,连亲邻也没敢请,都供奉了几位。如不饱,再叫蒸去。”

八戒道:“再蒸去!再蒸去!”话毕收了家火桌席,三藏拱身,谢了斋供,才问:“老施主,高姓?”老者道:“姓陈。”三藏合掌道:“这是我贫僧华宗了。”老者道:“老爷也姓陈?”三藏道:“是,俗家也姓陈,请问适才做的什么斋事?”八戒笑道:“师父问他干什么!必然是青苗斋、平安斋、了场斋罢了。”老者道:“不是,不是。”三藏又问:“到底是什么?”老者道:“是一场预修亡斋。”八戒笑得打跌道:“公公太没眼力,你怎么用这谎话骗我!和尚家岂不知斋事?只有预修寄库斋、预修填还斋,哪里有个预修亡斋?你家人又没有死的,做什么亡斋?”

那二位欠身道:“你等取经,怎么不走正路,到我这里来了?”悟空道:“走的是正路,只见一股水挡住,过不去,听见鼓钹之声,特来造府借宿。”老者道:“你们到水边,可曾见些什么?”悟空道:“只见一面石碑,上书通天河三字,下书‘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十字,再无别物。”老者道:“再往上岸走走,离那碑记只有里许,有一座灵感大王庙,你没看见?”悟空道:“没有,请公公说说,何为灵感?”

两个老者一齐垂泪道:“老爷啊!那大王年年庄上施甘露,岁岁村中落庆云。”悟空道:“施甘雨,落庆云,也是好事,你怎么这么伤心?”老者道:“老爷啊!只因他要吃童男女,不是昭彰正的神。”悟空道:“要吃童男女吗?”老者道:“正是。”悟空道:“想必轮到你家了?”老者道:“今年正到我家。我们这里,有几百家人家居住。这里属车迟国元会县所管,叫陈家庄。这大王一年一次祭赛,要一个童男,一个童女,猪羊牲醴供献他。他一顿吃了,保我们风调雨顺;若不祭赛,就来降祸生灾。”

悟空道:“你府上几位令郎?”老者捶胸道:“可怜!说什么令郎,羞杀我等!这个是我舍弟,叫陈清,老拙叫陈澄。我今年六十三岁,他今年五十八岁,儿女上都艰难。我五十岁上还没儿子,亲友们劝我纳了一妾,生得一女,今年才八岁,取名叫一秤金。”八戒道:“怎么叫做一秤金?”老者道:“我因儿女艰难,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有一本帐目,到生女之年,刚好用有三十斤黄金。三十斤为一秤,所以叫做一秤金。”

悟空道:“哪个的儿子?”老者道:“舍弟有个儿子,也是偏出,今年七岁了,取各叫陈关保。”悟空问:“为什么取这个名?”老者道:“家下供养关圣爷爷,因在关爷之位下求得这个儿子,故名关保,我兄弟二人,年岁一百二,就这两个后代,现在轮到我家祭赛,所以不敢不献。故此父子之情,难割难舍,先与孩儿做个超生道场,故曰预修亡斋。”

悟空笑道:“老公公,你府上有多少家当?”二老道:“水田有四五十顷,旱田有六七十顷,草场有八九十处,水黄牛有二三百头,驴马有二三十匹,猪羊鸡鹅无数。舍下有吃不着的陈粮,穿不了的衣服。家财产业,也有很多。”悟空道:“你既有这家私,怎么舍得亲生儿女祭赛?花五十两银子,可买一个童男;一百两银子,可买一个童女,不过二百两之数,可就留下自己儿女后代,却不是好?”二老滴泪道:“老爷!你不知道,那大王甚是灵感,常来我们人家行走。不见其形,只闻得一阵香风,就知是大王爷爷来了。他把我们这人家,大小之事都知道,老幼生时年月他都记得。只要亲生儿女,他才受用。不要说二三百两没处买,就是几千万两,也没处买一模一样同年同月的儿女。”

悟空道:“原来这样,也罢,你抱你令郎出来我看看。”陈清急入里面,将关保抱出厅上,放在灯前。悟空见了,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变作那关保一般模样。两个孩儿搀着手,在灯前跳舞,吓得那老者慌忙跪着唐僧道:“老爷,这位老爷刚才说话,怎么就变作我儿一般模样,叫他一声,齐应齐走!折了我们年寿!请现本相!”悟空把脸抹了一把,现了本相。

那老者跪在面前道:“老爷原来有这样本事。”悟空笑道:“可象你儿子吗?”老者道:“象象象!果然一般模样,一般声音,一般衣服,一般高低。”悟空道:“你还没细看,取秤来称称,与他一般轻重。”老者道:“是是是,是一般重。”悟空道:“这样的话,可祭赛得过吗?”老者道:“祭得过了!”悟空道:“我替这个孩儿性命,留下你家香烟后代,我去祭赛那大王去。”

陈清跪地磕头道:“老爷如果慈悲替得,我送白银一千两,与唐老爷做盘缠往西天去。”悟空道:“就不谢谢老孙?”老者道:“你已替祭,没了你了。”悟空道:“怎的没了?”老者道:“那大王吃了。”悟空道:“他敢吃我?”老者道:“不吃你,难道嫌腥?”悟空笑道:“任从天命,吃了我,是我的命短;不吃,是我的造化。我与你祭赛去。”

陈清只管磕头相谢,又答应多送银五百两,陈澄也不磕头,也不说谢,只是倚着那屏门痛哭。悟空上前拉住道:“老丈,你这不谢我,想是舍不得你女儿吧?”陈澄才跪下道:“是舍不得,敢蒙老爷盛情,救替了我侄子也够了。只是老拙无儿,只此一女,就是我死之后,他也哭得痛切,怎么舍得!”悟空道:“你快去蒸上五斗米的饭,整治些好素菜,与我那长嘴师父吃,叫他变作你的女儿,我兄弟同去祭赛,索性行个救你两个儿女性命,怎么样?”八戒大惊道:“哥哥,你要弄精神,不管我死活,就要攀扯我。”

悟空道:“贤弟,你我进门,感承盛斋,你还嚷吃不饱呢,怎么就不给人家救些难处?”八戒道:“哥啊,你会变化,我却不会啊。”悟空道:“你也有三十六般变化,怎么不会?”唐僧叫:“悟能,你师兄说得是。常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兄弟去吧。”八戒道:“你看师父说的话!我只会变山变树,变石头变癞象,变水牛变大胖汉还可,如果变小女儿,有几分难啊。”

悟空道:“老丈别信他,抱出你令爱来看。”陈澄急入里边,抱一秤金孩儿到了厅上。悟空道:“八戒,这就是女孩儿,你快变的象他,我们祭赛去。”八戒道:“哥呀,这么小巧俊秀,怎么变?”悟空叫:“快些!别讨打!”八戒慌了道:“哥哥不要打,等我变了看。”八戒念动咒语,把头摇了几摇,叫“变!”变过头来,就也象女孩儿面目,只是肚子胖大不象。

悟空笑道:“再变变!”八戒道:“变不过来了。”悟空道:“难不成是丫头的头,和尚的身子?弄的这等不男不女,却怎么好?你可布起罡来。”他就吹他一口仙气,果然把身子变过,与那孩儿一样。便叫:“二位老者,带你宝眷与令郎令爱进去,不要错了。不可让他哭叫,恐大王一时知觉,走了风声,等我两人去处理!”

悟空吩咐沙僧保护唐僧,他变作陈关保,八戒变作一秤金。问老者:“怎么供献?是捆了去,还是绑了去?蒸熟了去,还是剁碎了去?”八戒道:“哥哥,你别弄我,我没这个本事。”老者道:“不敢不敢!只是用两个红漆丹盘,请二位坐在盘内,放在桌上,让两个后生抬一张桌子,把你们抬上庙去。”悟空道:“好好好!拿盘子出来,我们试试。”

老者取出两个丹盘,悟空与八戒坐上,四个后生,抬起两张桌子,往天井里走走,又抬回放在堂上。八戒正在考虑妖怪先吃童女怎么办,只听得外面锣鼓喧天,灯火照耀,同庄众人打开前门叫:“抬出童男童女来!”老者假装哭哭啼啼,那四个后生将他二人抬了出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