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八字分析四库(朱元璋四柱八字)

孤僻成性 2023-09-16 06:59:14 互联网

乾隆帝编《四库全书》隐不可告人目的?“七阁”藏书如今只剩四阁

清朝的雄君明主乾隆皇帝是位传奇皇帝,他在位60年,开启了一个盛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他执政60年,一生可用丰功伟绩来形容。

乾隆帝一生儒雅风流,喜欢著文吟诗,他个人的诗词作品达42000首之众。同时,他非常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穷一生之力组织编纂了巨帙《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编纂工作室集中天下之英才,并且很多人才都是破革录用的。人才荟萃,这为《四库全书》的编纂和质量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库全书》的编纂花了十多年时间,公元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

《四库全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给后来学术界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乾隆帝花这么大的精力和心血来修纂《四库全书》,其实是怀有不可告人目的的。

这个目的可以用10个字来概括: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具体来说就是,凡是以清朝统治有利的文化和典籍都是“精华”,都要大力宣扬,极力扩大影响;而反是不利于清朝统治,甚至是摻杂了“反清”意识的书都是“糟粕”,都得销毁。最终,乾隆想通过这种思想革命,以这种特殊的权变之术达到政通人和的目的。

而修纂《四库全书》便是其跳板和平台。说白了,乾隆采取的其实是“请君入瓮”的战术,让一些“不安分”的人自觉不自觉地浮出水面,然后“对症下药”,直达到清除“不良思想”的目的。

据不完全统计,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乾隆共销毁了对大清不利的书籍总数超过了13600卷,焚书总数超过了15万册。与清代统治者利益相关的明朝人的文学和历史作品遭到大力剿灭,大力清理了明代档案后, 1000万份明代档案被销毁了。而且殃及北宋南宋,其它“另类”书被清理销毁无数,对于不能不收录的名家名作则大肆篡改。如岳飞《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全书》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酒盈腔血”。

这可以堪称清朝史无前例的“文字狱”,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文字狱”更为残忍疯狂。

当然,尽管如此,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看,《四库全书》还是一部文化巨作,具有丰富的知识,具有无与伦比的研究和收藏价值,可以称之为无价之宝。

《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可惜的是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如今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

其中,文澜阁《四库全书》能保存流传至今,可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因为部分被毁,时期的浙江图书馆首任馆长钱恂,继续了补抄工作,谓之“乙卯补抄”。此后,海宁人张宗祥又发起“癸亥补抄”。最后完成的文澜阁《四库全书》比原来更为完整丰富。

“癸亥补抄”后仅10余年时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库书被转运至浙南的龙泉县内暂存。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将文澜阁《四库全书》运至贵州保管,以避免战事殃及。1944年11月,日军突然长驱人黔,贵阳危急,库书被迁入蜀。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東,日军无条件投降,文澜阁《四库全书》才得以安宁。后来,文渊阁《四库全书》随同败退的去了台湾,现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文津阁《四库全书》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是7部《四库全书》中唯一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一部。文溯阁《四库全书》现存于甘肃省图书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