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4日的八字(1978年3月4日出生的人是什么命)

牛奶煮萝莉 2023-08-22 23:39:42 用户分享

「知青往事」我的1977年

我的1977年

作者:郑亚楠

1977年,对我来说,太不寻常了。这一年,在我的人生中,发生了重要的转折。

第一,1977年4月23日,我结束了知青生活,从农村户口转成了城镇户口。从1966年4月24日上山下乡那天开始,我历经了整整11年的坎坷。

11年里,我从吴县藏书真山工区的上山青年到藏书官桥19队的下乡农民,从开荒种树到田间插秧割稻,从进城扫垃圾到开山运石,从社员到赤脚教师,从文化站到石料厂,从文化馆到评弹团,一路走来,磕磕绊绊,遇到不少风浪,更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1977年,如果不是我家有姐妹兄弟仨上山下乡,也许我的户口还是在农村。因为户口在那个时代,简直可以把一个人的命运,死死地困锁于一地,动弹不得。父亲再三考虑,说:“你已经30岁了,还没结婚,还是让你先上吧,下面的弟弟妹妹再等等吧。”

我知道父亲心疼我,当年为了分担家里的压力,我毅然走上了这条艰辛的路,如今,我还能说什么呢?这11年里,父亲为子女的前途和命运,期盼、焦虑、奔走,操碎了心,熬白了头。我无奈地答应了下来。

父亲到官桥大队19队,把我的床板搬走。其余东西都留在那个知青屋里了。当我们到公社办公室办手续时,秘书老王笑着说:“这只图章一盖,万事大吉了。”我就像不识字似的,拿着户口迁移证左看右看,深深感叹: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图章,却拴住了多少人实现不了梦想,回不得家乡,看不到爹娘啊!

11年前,我不假思索就去派出所把户口迁出,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谁料想经过11年的奋斗,还是以家庭插队多人为由,才得以上调返回城里(此时知青中还有许多人无法返城)。

1977年,政策松动,我得以回城。返城后,我的编制被安排在江阴文教局的师训班,工作是在文化馆创作组,办公地点在少年之家,主要任务是创作评弹剧本,月薪是21元,上调后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吃公家饭了。

第二,1977年,回城后,我的终身大事完成了,这也是我人生一大转折。

不过,更大更关键的转折是下面第三点。

第三,1977年11月初,我与文化馆同事一起赴江阴顾山参加农忙劳动兼搞宣传。活动结束后,文教局人事秘书朱菊英告知我,国家恢复高考招生制度的文件下来了,我听后脱口而出:“哎呀,我结婚了,不能参加了!”

朱老师看我懊恼的样子,安慰说:“你放心,结婚后也能参加报名。”我获知此信息后喜极而泣。我的高考梦终于可以继续了。

回望上山下乡的11年,1970年,获知“大学还是要办的,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习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此后,我日夜盼望的就是有一天能够上大学。

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高校恢复招生,招收初中毕业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的工农兵学员。1973、1974、1975连续三年,我所在的藏书公社公布招生通知,我都报了名,每年都得到了生产队、大队贫下中农的推荐,结果都没实现。

张铁生交白卷的那一年需要笔试,公社教革委的唐主任告诉我考了全公社第一名,并且通知我去木渎中心医院体检。谁知体检后,发榜时,我再次名落孙山,其中原委不得而知,只知道名额被人顶替了。

三年追求读书的理想连续破灭,我两眼一抹黑,看不到前途,哀叹命运的不公,满腔悲愤天涯路,愁看夜月照梦回。

1976年,推荐上大学的通知再次下达,我放弃了报名,我不再考虑上大学了,我的努力屡次遭挫,上大学的权利屡次被剥夺,再去凑热闹有什么意义呢。

谁能料到,此时,国家的政策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1977年7月邓公再度复职,一个月后,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邓公听取了高校教师的意见,立即拍板:“今年就开始改,不要等了。”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登出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今年就恢复高考!”一锤定音,国家改变了命运,个人也改变了命运,时来运转了!

现在高考制度恢复了,我怎能不惊喜啊!闻听这一消息后,我立即报名。近日翻看当年我的申请高考草稿,申请书是这样写的:

兹有文教局创作组人员郑亚楠,从事文学、文艺创作四年多时间,曾于1974年10月和1975年12月先后两次参加江苏出版社首届和第二届长篇小说审稿,在此期间,创作革命故事《新路》(发表于江苏出版社出版的《风口劲松》故事集);在苏州地区《早晨》刊物上发表小说《浪尖上》、儿童文学《书包》、报告文学《龙桥散记》;此外,创作短篇评弹《春燕展翅》和开篇《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永远怀念您》,分别于1975、1976年参加苏州地区的评弹会演。

按照中央1977年高校招生通知的精神,鉴于本人对文学的爱好,但造诣浅薄,为了能进高校深造,为祖国贡献更多的力量,本人自愿报名,要求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希望领导给予允准,并能推荐或证明为荷。

申请书交上后,我的内心还是忐忑不安,没想到文教局领导慨然应允、支持,我十分感谢他们的宽大胸怀。

有一天,路上碰到县委宣传部的刘部长,他看到我,大声说:“小郑,听说你要参加高考,很好,应该去试试!我看你行的。”部长的话给我服下了定心丸,心想,以前的推荐制度只看家庭成份、社会关系的现象不会再出现了吧。

12月初,紧张的初试结束后,我因工作原因,到江阴西石桥乡下采风,以当年陈毅带领游击队在前栗山打游击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中篇评弹《栗山风云》。

我正在乡下调查时,接到县里电话,说我初试通过,赶快回县城参加复试。这时,我什么准备也没有,匆忙中借了一本数学的微积分书(因为当年读高中时,我没有学过)。12月10日走进考场,一切顺利,复试中我考得了高分。

1978年1月14日,我接到“江阴县高校、中专招生委员会的体检通知书(高校文科,准考证号码:400030)”。1978年2月26日,我接到了江苏师范学院新生入学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注意事项的补充通知。

1978年3月4日12点,我坐上长途汽车,离开了家乡,又一次迁移户口,但这次户口迁进了江苏师范学院。

3月5日,我报到入学,终于堂堂正正坐进了大学的课堂。

1977年12月,570万人从17岁到30岁(年龄规定报考者必须在1947年6月以后出生,我是1947年9月出生,挤上了末班车),经过初考、复考,中断了10年的高考恢复了,虽然1977年高考录取的比例很低,仅4.8%,27万人走进了大学,但是,其意义非同寻常!1982年本科毕业时我深深感慨:18岁高中毕业36岁大学毕业,我的社会大学读得好艰难,大好时光终于来了!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当代史上一次重大转折,这场大转折,也给大潮中的小浪花我带来了福音。冬夏两季,全国1160万人参加考试,一个可以通过公平考试竞争改变命运的时代拉开了新时代的帷幕!走进大学的人成为了共和国建设的主要力量。

事实证明,77、78级在大学里求知如渴,争分夺秒,为了弥补失去的光阴,大家广泛涉猎科学知识,承上启下,接上了脱节多年的班,给中国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了新思想、新技术、新价值、新共识。从此,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信念,实现自我价值的光荣和梦想,深入人心。

本文作者

作者:郑亚楠,1947年生,苏州大学退休教师,曾任教、任职于苏大中文系、苏大出版社等部门。

来源:新三届

(侵权联系删除)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时间知识详解,帮助孩子重点知识不丢分

(一)年、月、日部分

1、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

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腊,即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冬,即11月),只有二月有变化。

2、熟记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3、知道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

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

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

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4、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6、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7、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小华1998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岁)。小华今年12岁,他是(2001年)出生的。

8、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会计算到今年(或任一年)建国多少周年。

如:到1999年是建国(50周年);到今年10月1日是建国(60周年)。

(二)24时计时法部分

1、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如: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9时 ;晚上9时→21时(9+12=21)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2、【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①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经过10小时30分钟),但这里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②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③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3.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三)常见计算题精讲

1、计算经过天数

按算法分为三种情况。

(1)算头不算尾,例如:学校7月4日开始放暑假,9月1日开学,这个暑假有多少天?

分析:“7月4日开始放暑假,9月1日开学”,假期包括7月4日,不包括9月1日。计算时要吧7月4日算进去,9月1日不算进去。

7月放假天数:31-3=28(天)

总天数:28+31=59(天)

(2)两头算,例如:妈妈5月4日到5月27日要出差,妈妈一共要出差多少天?

分析:妈妈出差的天数应该同时包括5月4日和5月27日,头尾两天都要算进去。

27-3=24(天)

(3)算尾不算头,例如:3月21日是星期二,5月15日是星期几?

分析:从星期二开始往后再数7天,还是星期二。每往后数几天,就是星期二再加几天。我们可以从3月21日后面一天算起,算到5月15日,看经过了多少天,再按周期计算。

3月经过天数:31-21=10(天)

总天数:10+30+15=50(天)

50÷7=7(周)……1(天)

所以,5月15日是星期三。

小结:计算经过天数,一定要先弄清题意,确定题目应该按那种方法计算,然后再逐月计算。

2、多个月天数的计算

(1)在计算多个月天数时,常常用连加的方法,加数太多,计算量比较大,可以简算:把每个月都看成30天,用乘法计算求出总天数,再用总天数加上其中几个大月多出的天数,减去平月不够的天数,就可以了。

例如:1、求第二季度(一个大月,没有平月)共多少天?

30×3+1=91(天)

(2)、求平年上半年(3个大月,二月28天)共多少天?

30×6+3-2=181(天)

(3)求闰年(7个大月,二月29天)一年有多少天?

30×12+7-1=366(天)

3、闰年算法

判断非整百年份是否是闰年,只需要用年份末尾的两位数除以4就可以确定,能够整除的就是闰年,不能整除的就是平年。

例如:1924年,24÷4=6,所以1924年是闰年;

1914年,14÷4=3……2,所以1914年是平年。

原理:100是4的倍数,所以任何整百数都是4的倍数。因此我们判断一个数是否是4的倍数,只需看后两个数字即可,不需要考虑前面的整百数。

判断整百年份是否是闰年,只需要用年份的前两位数(千位和百位)除以4就可以确定,能够整除的就是闰年,不能整除的就是平年。

例如:1900年,19÷4=4……3,所以1900年是平年;

2000年,20÷4=5,所以2000年是闰年。

原理:商不变的性质。

4、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口诀

二十四是一天,时针刚好转两圈。

一天中的上半天,不会大于十二点,

两种计时都一样,有无文字是关键。

一天汇总的下半天,加减十二真简单。

比如:

24时计时法 12时计时法

8时35分 上午 8时35分

15时20分 下午3时20分 (15-12=3)

21时07分 晚上9时07分 (21-12=9)

4时14分 凌晨4时14分

5、计算经历时间

计算时长有技巧,竖式计算打草稿,

若是写在卷面上,格式一定要记牢。

例如:1、从8时17分到13时2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

13时20分-8时17分=5时03分

2、从14时45分经过了2小时51分,这时是几时几分?

3、14时45分+2小时51分=17时36分 (满60分向前一位进一,96分-60分=36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