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福气的耳朵图片(没有福气的耳朵图片 有福气)

稳走感情路 2023-09-26 18:41:28 网络


大家日常中有没有发现,自己或者他人的耳朵、眼角、鼻子旁会有些小洞小孔,可是明明记得没有受过伤也没被针扎过,好端端的怎么回事呢?

有就算了,可有时候看到了总是手痒忍不住去挤,所以这些洞洞到底是什么?真的可以放心挤吗?有什么方法可以修复填补这些洞呢?


耳朵周围的小凹洞


耳朵周围的小凹洞可能是耳前瘘管(先天性耳前窦道),民间俗称耳仓,传说耳朵有这个洞就代表富贵聪明有福气,但其实这只是一种先天性外耳畸形



具体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耳朵部位没有闭合好有关。多为单侧发病,一般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

耳前瘘管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分泌型感染型。单纯型平时没有什么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日常保持清洁,不要随意挤压,也别以为这是个天然的“耳洞”就往上面戴耳环耳钉。



分泌型是指瘘管内皮屑及皮脂腺分泌物堆积,导致瘘口(洞口)经常出现白色样分泌物以及一股上头的异味,可引起局部皮肤瘙痒,局部隆起。

感染型(占比82.58%)表现为局部红、肿、痛,瘘口溢脓液;严重者出现周围软组织肿胀,形成脓肿破溃或者肉芽,反复感染经久不愈,反复感染处形成瘢痕

防止耳前瘘管复发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手术完整切除瘘管组织,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急性感染得到控制后进行,也可以在急性感染期直接手术切除。

急性感染期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脓肿形成后则需及时切开排脓,并定期换药直至感染控制,形成瘢痕。对于产生的分泌物,可以用酒精棉片等轻柔擦拭,切勿用手挤或者不干净的牙签针头戳。



眼角旁边的小孔


眼角泪囊区皮肤有一个针尖大小的孔,泪液从该孔溢出,这种情况是泪囊瘘,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泪囊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泪道发育异常,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多为散发性,偶有家族发病,有常染色体显性与隐性两种遗传方式。



而后天性泪囊瘘的瘘口主要是泪囊炎症破溃后形成,瘘口周围多数有炎性肉芽组织增生。

先天性泪囊瘘的瘘口小,边缘整齐,无炎性肉芽组织。多为单眼发病,瘘管开口位置通常在鼻外侧、内眦韧带下方,也有报道位于外眦部。瘘口常有清液或粘液溢出。部分患儿瘘管被分泌物堵塞后流泪症状会消失。



如果只有一个小孔没有其他症状,可以不必处理,日常正常清洁即可。有症状者,可在急性炎症消退后,采用瘘管切除术或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等方法。


鼻子上的小洞


鼻子上的小洞有可能是鼻部皮样窦道。鼻皮样窦道和鼻皮样囊肿起源于鼻根处的先天性融合异常。



鼻皮样囊肿是内衬上皮细胞的窦道,从鼻根部或鼻尖部穿过鼻中隔,延伸至颅前窝。通常为鼻背上不可压缩的肿块,伴鼻背表面中线某处小凹或凹点。



伴颅内扩展的鼻皮样囊肿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风险,应手术切除。传统观点认为需行颅骨切开术,通常为分期手术。

现认为,对于侵及颅底或轻微累及颅内的病变,可通过到达颅底的内镜辅助微创手术+直接鼻切开或开放性鼻成形术(即从鼻尖掀翻至鼻背)治疗。

今天又是收获知识干货满满的一天呢,快去看看你或你的小伙伴有没有这些小洞吧~还想知道哪些身体奥秘,欢迎留言评论嗷~


〔参考文献〕

[1]周萍, 陈金辉, 黄婷,等.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研究进展[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5):4.

[2]朱雅颖, 李辰龙, 施宇轩,等.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 019(001):11-15.

[3]王栋, 罗五根.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 18(4):4.

[4]韦明壮, 罗绮宁, 黄嘉韵,等. 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 19(1):5.

[5]韦明壮, 罗绮宁, 黄嘉韵,等. 感染耳前瘘管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 19(1):5.

[6]Glenn C Isaacson, MD, FAAP.先天性鼻异常.UpToDate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05月23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团队〕

策划/编辑:Fanny 责编:Yellow&jina 审核:李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