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出生的人很可怕(5月11日出生的人好不好)

牛奶煮萝莉 2023-06-06 11:27:56 网友投稿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关注肥胖,远离脂肪肝!

编者按

随着全球肥胖问题日益严峻,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肥胖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将每年5月11日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提醒大家重视肥胖问题,树立健康意识,预防肥胖。根据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有近一半的成年人和1/5的儿童超重或肥胖,已成为世界上超重或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与肥胖密切相关的脂肪肝已成为我国慢性肝脏疾病的最主要病因。适逢“5.11”(“我要腰”),我们一起聊聊肥胖、聊聊脂肪肝,一起关注体重管理。

如何判断肥胖?看两个指标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蓄积过多,男性体内脂肪含量大于25%、女性体内脂肪含量大于30%,可诊断为肥胖。由于体质含量测定较为困难,故临床上主要以体质指数(BMI)[体重(kg)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来反映总体肥胖情况,诊断超重和肥胖。相比体质指数,腰围更能反映脂肪肝的有无及轻重,常用于诊断中心性肥胖[1,2]。总体而言,腰围比体质指数更能说明人体的健康状态。

成人

我国目前建议使用BMI≥24.0 kg/m2和≥28.0 kg/m2分别诊断成人超重(24.0 kg/m2≤BMI <28.0 kg/m2)和肥胖(BMI≥28.0 kg/m2),采用腰围男性≥90.0 cm、女性≥85.0 cm诊断成人中心性肥胖(表 1)[3,4]。

儿童青少年

WHO建议,对于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身高别体重超过WHO儿童生长标准中位数的2倍标准差,可视为“超重”,超过3倍标准差则视为“肥胖”;对于5~19岁儿童和青少年,年龄别BMI超过WHO生长参考标准(WHO Growth Reference)中位数的1倍标准差的视为超重,超过2倍标准差的视为肥胖[5,6]。

我国将6~18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定义为BMI分别大于中国性别和年龄别BMI值参考标准,是与成年人超重和肥胖年龄-BMI曲线相对应的临界值(表 2)[7,8]。

肥胖有何危害?成人和儿童都得重视

肥胖已被WHO认定为疾病。肥胖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部分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的风险[9]。

肥胖是损害肝脏的重要因素,与肝病残疾和死亡密切相关。肥胖是引起健康体检者血清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肥胖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0%~9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0%~25%)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2%~8%)的患病率均很高。肥胖不仅是隐源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并发肝细胞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还可能影响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治疗效果。

肥胖也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与儿童高血压、儿童哮喘、儿童脂肪肝等密切相关。与肥胖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70%肥胖儿童在成年后仍然肥胖,儿童期肥胖者在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9.5倍。所以,肥胖危害甚多,需要引起重视。

如何预防肥胖?教你三招

预防肥胖的核心是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监测体重、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是预防肥胖的主要措施。经常关注自己的体重,预防体重增长过多过快。成年后总的体重增长最好控制在5 kg以内,超过10 kg则相关疾病的危险将增加。

合理膳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需要以食物摄入多样化和平衡膳食为核心,不同人群应按照每天的能量需要量,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前提下设计平衡膳食,逐步达到膳食中的脂肪供能比20%~30%,蛋白质供能比10%~2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尽量控制在50%~65%。建议采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中国传统膳食方案,避免西方社会“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膳食结构的缺陷,防止热量过剩。

儿童青少年可参考肥胖防控的“52110”日常行动建议:

5:每天吃5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蔬菜和水果。

2:每天使用电脑玩游戏、看电视、玩手机等静态活动时间(不包括上课时间)不超过2小时。

1:每天进行1小时以上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1:每天吃肉不超过1份(1个普通成年人手掌心大小)。

0:不喝含糖饮料。

人体对多于热量的利用,除转化为脂肪储存外,主要通体力活动消化掉,所以预防肥胖需要坚持有氧运动。《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推荐了一般成人的身体活动量,以达到健康获益[10];中国《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推荐儿童应进行适宜的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11](表 3)。除足量适当的日常身体活动外,限制久坐和屏幕时间也是预防肥胖的有效手段,学龄前儿童静坐时间每天应不超过1 h,学龄儿童不超过2 h。

此外,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预防肥胖需要提前至孕期,出生前3个月、婴儿期和11~13岁是脂肪细胞数量主要增长期,也是预防肥胖的三个关键期。

如何治疗肥胖和脂肪肝?生活方式干预为主

减重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管住嘴”和“迈开腿”达到能量摄入量小于能量消耗量。多数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实现减重,包括营养、运动和行为方式干预等。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者,也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实现减重。

营养干预是生活方式干预的核心。营养干预的核心原则是基于能量的精准评估,使患者的能量代谢负平衡。建议依据代谢率实际检测结果,分别给予超重和肥胖个体85%和80%平衡能量的摄入标准,以达到能量负平衡,同时能满足能量摄入高于人体基础代谢率的基本需求。

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应采取不同的运动方法(表4)[1,2]。推荐超重或肥胖患者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根据个性化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采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为主,还可以通过变换运动方式或采用高强度间歇运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动收益。

对于已出现脂肪肝的肥胖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体重和减少腰围,根据医生开具的饮食处方、运动处方、药物处方和心理行为处方,进行综合管理。对于儿童脂肪肝,“少吃多动”最关键。

END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行为健康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5):609-626.

[2] 范建高,庄辉主编. 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WS/T428-2013成人体重判定. 2013.

[4] Bao Y, Ju J, Wang C, et al. Optimal waist circumference cutoffs for abdominal obesity in Chinese. Atherosclerosis, 2008, 201(2): 378-384.

[5] de Onis M, Onyango AW, Borghi 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WHO growth reference for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07, 85(9): 660-667.

[6] WHO. WHO child growth standards: length/height-for-age, weight-for-age, weight-for-length, weight-for-height and body mass index-for-age: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6.

[7]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 97-10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WS/T596-2018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 2018.

[9] Chen Z, lona A, Parish S, et al. Adiposity and risk of ischaemic and haemorrhagic stroke in 0.5 million Chinese men and wome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Glob Health, 2018, 6(6): e630-64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1] 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修订委员会. 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12] WHO. WHO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