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朝哪个方向好旺财(床头朝哪个方向好旺财图片)

浮生如梦 2023-07-06 08:22:13 网友投稿

2023癸卯兔年邮票,暗藏了哪些深意?

01

近日,中国邮政发布即将发行的兔年邮票样张,图片一发就引起热论,好多人感觉这只兔子有些吓人,带点邪恶,有人直接给它命名为“奥密克戎兔”,有人甚至怀疑设计者别有用心,与那些给教材插图的作者是一路人。

大家不要随便这样扣帽子。其实,画这幅图的,不是一般人,而是著名艺术家黄永玉老先生,那么,黄老先生在99岁高龄创作了这样一幅“怪异的画”,其中有何玄机?

本课代表借此事件,与大家交流两个内容,一是关于黄永玉先生的轶事,二是关于邮票的记忆。

02

先说说黄永玉老先生。

说到黄永玉,就不能不提我们熟悉的沈从文。黄永玉是沈从文的表侄,但叔侄二人性情却截然不同,沈从文为人处世如菩萨低眉,黄永玉说话办事如金刚怒目。这一点,从二人写的方便贴、留言条中就能看出来。

比如两人都曾写过一些便签,同样是写几句留言,却能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沈从文病重的时候,书架、床头贴的是:“遵医嘱,少说话。”门上的告示是:“沈从文先生近患脑血管痉挛,须完全休息。来访、谈话一律拒绝。首都医院急诊室×××。”你看,他自己不忍心拒绝来访的人,只好假借别人的名义。

而贴在黄永玉家的启事是:“不喜欢任何人翻我的东西,要翻,回自己家去翻。”更有贴在门上针对那些要画者的告示:“纠缠讲价,即对照原价加一倍;再讲价者放恶狗咬之;恶脸恶言相向者,驱除出院!”

这样一位个性鲜明的老人,如今已经99岁了,为人处世更加随心所欲,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你们都认为生肖邮票应该画得吉祥如意,可我偏偏画得阴险怪异。

这也可能是老先生在表达某种心情吧。你想,一只兔子,本应柔弱善良,如今却眼中充血,张牙舞爪,上足化作人的手,拿起了笔杆子;下足俨然成狼爪,随时准备动用武力。防疫这几年,我们见着这样的兔子还少吗?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那就是这幅画题为“癸卯寄福”,过去三年我们被疫情折磨,心情难以言表,兔年呢?如何寄福?那就画一只红眼兔子,张牙舞爪,口诛笔伐,恶狠狠地吓退病魔,这样理解,也是很好的。

甚至,我们还可以想到那个被代称作兔子的国家,会不会也在借这张邮票表达:别以为我只是温柔可亲,你们把我惹急了,我也能咬人!不信,2023年,你们再惹惹我试试?

要知道,每年的生肖邮票,其实都有一定的内涵,并不就是为了画得像。如果仅仅为了画得像,拍张照片不是更好?

03

再说说邮票那点事儿。

关于邮票,如今的孩子们多数已经不太了解了。几十年前,邮票却曾经是一种资源、一门艺术、一项投资。

在我上中学时,集邮还是一门很高雅的爱好。我的朋友李宗锋,从初中开始集邮,每当有新发行的邮票,他一定要不辞辛劳、不顾成本地搜集到手。每有空闲,就会翻看收藏的邮票,我去他家玩,他能拿出邮册给我讲上一天。对他来说,每一枚邮票都是一段美好的记忆,每一枚邮票都有一个不同的故事。

最初,集邮者是从用过的信封上剪下邮票,浸水泡软,撕下邮票晾干,然后放到集邮册中;后来,就专门到邮局购买邮票,崭新齐整,不再花时间寻找;再后来,又喜欢搜集盖着特殊邮戳的邮票,比如关于黄山的邮票,最好盖上“黄山邮政”的戳,简直有点“强迫症”的感觉了。但集邮者们却乐在其中。

邮票,本是作为邮资之凭证,没想到却成为文化载体,且有了“国家名片”的美誉,造就了那么多的集邮爱好者!

然而,到了今天,我们不再寄信,快递也不再使用邮票代邮资,邮票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对于00后、10后来说,邮票一词已经显得陌生而久远,成了“老古董”。

再过几年,在中小学教材中,邮票这个词语,也要加上注释了吧?

04

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回顾几篇关于邮票的老课文。这几篇老课文,大都出现在1990-2005年前后的教材中,那时候,通信业还很发达,邮票方兴未艾。

第一篇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美丽的集邮册》,这是一首诗歌,适合朗诵,我很喜欢下面两段——

翻开我的集邮册,就好像游览祖国的壮丽山河——你看万里长河绕群山飞舞,你看长江大桥像彩虹降落。登庐山,看瀑布飞腾;游黄山,看云海扬波。苏州园林玲珑俊秀,布达拉宫壮丽巍峨。西双版纳有着多么迷人的月色,桂林山水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日月潭、半屏山在做思乡的梦,黄帝陵、轩辕柏在唱古老的歌……啊,翻开我的集邮册,眼前流过祖国历史的长河——一件件古代发明,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一件件出土文物,是我们祖先劳动的硕果。生动的画像砖是谁描绘?精美的青铜器是谁雕琢?敦煌壁画,留下多少艺术大师光辉的笔墨;石桥古塔,留下多少能工巧匠不朽的杰作!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啊,你使全世界惊叹;出自古都的唐三彩啊,你使多少人着魔……

第二篇是人教社二年级下册的《邮票齿孔的故事》,主人公叫阿切尔。最初的邮票是连在一起印刷的,不好分开,阿切尔有一次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然后可以方便地撕下一张来用,于是发明了带着齿孔的邮票。

我听过几位老师讲这节课,他们并不多讲邮票的事情,更喜欢去挖掘这篇课文的“主题”,那就是“发明并不神秘,只要你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也能成为科学家“。

第三篇是人教社1987年版初一上册中的《邮票的起源》,这篇课文,不仅告诉我们第一张邮票出现的时间,还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原来,在邮票问世之前,人们早就开始通信了,但最初通信的费用是由收信人付的。1836年,英国人罗曼·希尔遇见一位姑娘,她拒收信件,原来,因为家里太穷,邮费又贵,姑娘就事先和在外地的哥哥约好,在信封上画个圆圈表示平安。于是,希尔建议由寄信人购买邮资,由此产生了邮票。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诞生了。

05

时代发展如此迅猛,曾经火爆一时的邮票竟然也迅速推出了历史舞台。如今,通讯技术更加发达,写信的人恐怕也不多了吧,中国邮政还一如既往地发行生肖邮票,购买者不是为了寄信,而是为了收集。

生肖邮票自1980年起发行第1轮,1992年起发行第2轮,2004年发行第3轮,2016年发行第4轮,我估计这可能是最后一轮了,以后及时发行,也会很少有人关注了。

看了黄永玉先生的这幅《癸卯寄福》,很多人不能理解其深意,不能接受其审美,那么,不妨看看上几轮的兔年邮票吧——

下面是1987年兔年邮票。

下面是1999年兔年邮票。

下面是2011年兔年邮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