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女儿上坟的后果(出嫁女儿上坟的后果 国学)

君心似我心 2023-05-31 04:25:14 用户分享

俗语:“女儿上坟,娘家断门”,啥意思?靠谱吗?

众所周知,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在我国古代女子的地位一般都很低。现在我们看起来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当时往往女子是不被允许去做的。而旧时古人看重的祭拜殡葬礼仪,更是如此。恰逢最近临近清明,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古人的这句“女儿上坟,娘家断门”究竟是何意 ?这个说法又有何依据 ?

清明扫墓

“女儿上坟,娘家断门”的含义

关于这句俗语其实很好理解,只要弄懂字面上的意思即可。但为何古人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其实还是与我们前文提到的“重男轻女”的观点有关。在旧时父权社会,女子因为没有男子强壮,一直以来处于被大众轻视的地位。像祭拜祖先这么庄严、神圣的事情,自然是轮不到她们的。她们所要做的,只是辅佐好男人、相夫教子即可。像一些重大的场合,她们往往没有资格参与其中。

女子服侍男子

不过这个说法也并不绝对,有时也有例外,就是如果这个家里没有男丁,女子则是可以参与扫墓祭拜的。毕竟对于扫墓、祭拜这么重要的大事,总不可能因为家中无男丁就不祭拜了吧。

祭祖

看到这里,肯定就有人会说,那已经出阁的女子是不是仍然没资格去祭拜,要让丈夫代替。非也,如果家中没有男丁,已经出阁的女子也是可以祭拜的。但是在旧时,就算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也万万不能由女婿来代替,因为女婿从根源来说,算是外人与娘家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而祭拜祖先按理说是非常隐私的事,自然不能由外人代为了。

女婿

虽然按照老话,出阁的女子就已经是“泼出去的水了。”按道理应该也是外人,但毕竟有血缘关系为纽带,从根上说还是自家人。 同时女子从小在娘家长大,自然会为这个家着想,不会起谋反之心了。但女婿就不一定了,毕竟从小不在这个家长大对于这个家没有深厚的感情,始终还是会有二心的。

出阁女子

而且在旧时古代,如果女婿去祭拜妻子家的先人,就证明承认他是这个家的人,如果妻子家没有男丁,未来的家业则很有可能落在他的身上,毕竟在旧时女子是没有掌权的资格的。但是这样做所带来的隐患,就是很有可能妻子家的资产全部被夫家卷走。这也就是为啥在妻家没有男丁,会有这个例外的原因。同时这也印证了,上文中我们所提到的这句俗语。

“女儿上坟,娘家断门”有道理吗

关于这个俗语是否靠谱,答案自然是没有道理可言了。随着现在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开放,“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被人所厌弃。毕竟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他们各自的优点和长处的,所以地位也应该是平等的。即使女人在体力活方面不如男人,但女人往往会比较心细,做事情能够考虑全面。对于扫墓所要带的东西方面,也能比男人考虑得更周到。因此说女人没人男人有能力,所以地位低下什么的,不过都是旧时的无稽之谈罢了。

而对于“娘家断门”后半句俗语,不免太过绝对。毕竟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每个人为了生计匆匆忙忙,所以难免会有协调不开的时候。所以一个家无论男女,一般都是谁有时间去扫墓,其他人只要心意到了就行了。你总不能因为这个家的儿子,协调不好时间,赶回来,女儿前去扫墓。就说这个家,没有男丁了吧!

结语:

由此观之,也并不是所有的俗语、老一辈的经验,都是智慧的结晶。有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开放,早已不再适用。所以对于这些俗语我们就不能再当做良言了,而是要加以改造。如果改造仍然不能适用,则要把它彻底地剔除。

老一辈经验之谈

另外无论男女,我们都不能对其有所偏见。既不能产生重男的思想,也不能因为女性地位的崛起,就借此贬低男性。对待男女我们应该以每个人的性格、品性判断好坏,不能只是看性别说话,这样未免太过片面。

男女平等

最后在即将临近的清明节,其实一切都是百无禁忌的。无论你是男人女人,还是外人,都是可以去祭拜先人的。这无非是表达你和逝者关系好,向其传达追思的方式罢了。而且无论是谁去祭拜,别人都不会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反而会觉得你这个人特别有心呢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