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几岁(93年几岁2023)

孤僻成性 2023-06-07 22:59:03 网友投稿

93年,已婚3年多还没生孩子,因为我想自救

作者:子蓝,一个勇敢裸辞5位数收入工作,开始自由撰稿之路的93年女孩。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小红书万粉博主。

原创图片/子蓝

[心]

你好呀~我是子蓝。

作为93年的我,按照手机上的软件统计,我已经在这个世界存在10844天,具体是29.71053425岁了。也就是还有三个月左右过完生日,就真正地踏进30岁女生行列!

熟悉我的小伙伴都知道,我已经结婚3年多了,当时和老公领证时的年龄是26周岁。不早也不晚。可比较特殊的是,我到现在还没有生孩子,短时间内也没有生孩子的念头。

为什么既然都选择走进婚姻了,却迟迟不愿生孩子呢?

其实,我也是在后知后觉当中,慢慢看透了婚育这件事的本质。我在近两年彻底领悟到:女孩子的最终归宿不是男人或某段婚姻,而是自我实现。

而作为一个底层出身的女孩,如果过早被婚姻和孩子捆绑,那么很可能会牺牲掉自己的人生。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本书里指出:

婚姻制度的产生是为了男性更加方便剥削奴隶女性。现代的独立家庭是建立在对妻子公开或隐蔽的奴隶之上的,而婚姻的本质,就是保障每个男人都有自己的奴隶。

以上这段话的意思,只要我们想想自己看过的历史影视剧就能理解了。其实不用提及更久远的时代的情况,光是想想父母那一辈,不很多情况就是这样吗?

比如我的妈妈。生于60年代,由于没上过学,没有文化,在二十多岁的年龄被媒婆潦草介绍嫁给了我的爸爸,从此开始她辛苦又不幸的一生。她这辈子一共生育了五个孩子,平日里除了照顾我们和做家务,还要兼顾种田卖鱼。

而性格上像个暴君的爸爸,这辈子没有疼爱过妈妈,更没有给过她任何的尊重。除了赚点钱养家和建房子以外,其他事情一律不管。他的有恃无恐,就因为妈妈是他的妻子,就因为她给他生了孩子,这辈子再也难以脱身。

我的妈妈这辈子的人生遭遇,可以说完全是她那一代婚姻制度下的女性受害者。而她,只不过是这群女性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说回现在。虽然,如今自由婚恋的社会氛围已经好很多了,女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而且我和老公,也是在彼此相爱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愿结合。

但是,单独从生孩子这件事来看,女性要付出的永远比男性多得多。除了生育给女性带来不可逆的身体伤害以外,同时在情感上也会比男人投入更多,比如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来照顾孩子。

现实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大部分普通女性在生了孩子以后,就会选择回归家庭全职照顾孩子,至少在孩子三岁前无法返回职场。就算坚持工作,也难以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上。

这个阶段的状态对女性而言,很可能就像杨澜说的:

生孩子是痛苦的,你可能变成一个移动奶瓶。

虽然我还没有真正体验过生育带来的不便。但是我也从自己的经历中,体验过一旦女性在一段感情中丧失主导权,她就会很大程度面临失去自我的危险。

而这段经历,也跟我今年如此坚定选择婚后独居,沉浸搞自己的事业有很大的关系。

过去两三年期间,我一直为自己没有起色的自由职业感到痛苦,缺乏稳定的收入一度让我产生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就好像不会游泳的人长期泡在水里不断挣扎呛水的窒息感。

虽然,老公对我的收入有多少并没有太在意,他明确表示自己想要的是我的陪伴。他依然会经常买东西给我,请我出去吃我喜欢的美食,节假日主动给我转账表达心意。

但是那段时间,我能明显感受到的是,作为伴侣,如果你不在家庭收入上做出一部分重要的贡献,就要在承担家务和给伴侣提供情绪价值这两点上进行努力和妥协。

时间一长,你的重心大部分会不知不觉围绕这个男人或这个小家来转,而不再是你的生活目标,你的自我实现。因为你已经得到了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拥有的物质享受,所以你必然会下意识做出一些自我牺牲。

这段生活经历让我彻底明白,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更不是我想要的婚姻的样子。也许别人可以,但是我不行。

所以我最终的选择是主动打破这种精神日渐麻木的局面。我决定一个人独处,重新与自己连接,重新找回内心的力量感。

在自我成长这条路上,每个人都需要去经历一些事情,才能总结出自己的人生经验。而作为一个底层女孩——原生家庭不好,学历不高,性格自卑,社会资源差更甚如此。

在没有人指点一二的情况下,她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自己摸索,去试错,去走很多的弯路,才能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产生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

但是,如果在她还没探索完毕的时候就生育,那么就相当于揠苗助长,最后很可能在婚姻里迷失自我,失去人生的意义。

所以,当一个条件不好的底层女孩,想要在婚姻里依然保持自我与独立,她可能就不得不推迟生育的年龄。因为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一旦有了孩子,你的自我成长的时间就必然会被剥夺去许多。

而孩子只是人生的一场体验,不该排在我们自身前面,不该牺牲我们对自己的自我探索为代价。不是吗?

我深知自己不属于悟性很高的女孩,我开窍得比较晚,到了快28岁以后,才充分意识到自我实现的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所以,我最后的选择是用晚育来成全自我的追求。

这样,等到我想要生孩子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准备好了,无论我将要为生孩子做出多大的牺牲,我都不再抱有任何的遗憾!

最近在博主@玲玲petert与四只猫的视频中 ,也就是《基础女性》一书的作者,看到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观点解读。她说:

自古以来,在女性面前有两条泾渭分明的道路。第一条是依靠性和生育吃饭,即是靠男人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下来,在精神上不信任自己的能力,有弱者心态。

第二条路是全然信任自己的能力,永远在拓展自我边界,在自我成长,不需要依靠性和生育就能活得很好。

如果你选择的是第一条路(或潜意识里有这样的想法),就一定会有婚育焦虑。到了一定的年龄,无论是来自父母的催促、还是主流文化舆论的压力,还是自己的价值观,你都会开始为自己的年龄发愁,并且内心伴随深深的恐惧。

但是如果你选择的是第二条路,一直有自己的生活重心,在不断自我成长,就根本没必要有婚育焦虑。因为爱情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年龄段。只要坚持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身体机能,女性在48岁之前都可以生出孩子的。

我想,每个有婚育焦虑的女孩,都应该深思这段话,包括我自己。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要再被所谓的社会规则和最佳生育年龄所吓到,从而最后把自己陷入一种非我所愿的生活里。

真心希望我们每个出身底层的女孩,都能够及时学会积极自救,不再对婚姻抱有任何幻想。像野心勃勃的雄性一样,去拓展自我边界,去努力自我实现,别因为恐惧随便找个人结婚,随便生孩子,企图用婚姻改变生活的现状。

最后,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再次强调自己的真实感受:无论你现在过得还不好,解决现实难题的从来都不是婚育,而是自己改变命运的能力。伴侣什么也给不了你。一切,靠自己去努力争取吧!

而我,将一直在这里,陪你共同加油下去。[心]

作者介绍:

子蓝,93年出身农村底层的女孩|勇敢辞掉月薪五位数的全职工作,开启自由撰稿之路。长期专注分享写作运营|读书修行|成长思考(皆是走心干货),期待和你一起完成自我实现。

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启发,希望您花0.01秒,动动您发财的手指给子蓝点个赞,您的支持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感恩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