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佩戴(朱砂佩戴哪种好)

心软是病 2023-06-09 07:20:31 网友整理

朱砂能随便戴吗?佩戴朱砂的禁忌,否则后果很严重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右上角“关注”即可。

大家好,我是东方,今天咱们来聊一聊朱砂,它不仅是一件时尚的饰品,他还有着很多的药用价值,被认为是忠贞、信仰和纯朴的象征。

朱砂是一种天然矿物,但它的成分比较特殊,主要成分是硫化汞,也就是提炼汞的主要原料,外观呈鲜红色。

所以,朱砂不同于一般的饰品,可不能随便佩戴,佩戴朱砂这些要注意!

避免高温暴晒

朱砂的材质比较特殊,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的环境,或者受到太阳的暴晒,很容易影响它的色泽,造成表面发白或者干裂。

另外,朱砂忌用火煅烧,如果朱砂长时间受热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析出汞和其他的毒物质,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

避免沾水

佩戴朱砂时最好不要沾水,在洗漱,洗澡的时候尽量摘下来保存,很多朱砂沾水后很容易褪色,尤其是一些质地疏松的朱砂,遇水后很可能全部溶解。

再者,对于有相关信仰的人来说,朱砂是阳气很足的宝石,如果沾水,则是对神像、佛像的不敬。

注意清洁

朱砂佩戴久了,它的表面很容易积存污垢和灰尘,如果不注意清洁,其美观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同事,要注意的是,朱砂的成分比较独特,不可以用盐水清洗,也不能用铜器盛装,还忌讳用磁体触碰。

东方玉璞多年致力于珠宝行业研究,踩了无数的坑,也了解了不少行业内幕,尤其在珠宝鉴别、珠宝干货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为了帮助大家少花冤枉钱,东方将会持续更新珠宝行业知识,也欢迎喜欢珠宝的朋友在线交流探讨。

东方希望能在这结交更多的朋友,点个关注不迷路。有问题可以评论,东方看到会第一时间回复!

生活中佩戴朱砂饰品,会中毒吗?

来源:【湖南日报】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王宙)日前,三湘都市报报道了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关于加工朱砂导致汞中毒患者的新闻,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很多读者发出疑问:戴朱砂饰品,会导致中毒吗?

的确,加工朱砂有可能中毒,那佩戴朱砂饰品呢?今天,记者采访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医学科主任赖燕,请她进行解析。

配戴朱砂饰品会中毒吗?

朱砂,到底为什么会让人中毒?赖燕介绍,我国朱砂的历史悠久,在彩绘、冶金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中湘西所产的朱砂因其艳丽的色彩光泽,独特的文化底蕴而名冠天下,现今多半都被用作制作文玩饰品。

赖燕介绍,这种美丽的朱砂,是从一种红色硫化汞矿物(HgS)中提取到的物质。硫化汞极难溶,但经过高温烧煅后,会升华分解成剧烈毒性的游离汞。如果不慎服用、吸入或是直接接触到游离汞后,就可能引起汞中毒,严重时甚至会有致命风险。湘西的鲁大爷,就是因为制作文玩饰品而加工朱砂,最后导致汞中毒。

那么,佩戴朱砂饰品会中毒吗?

“也不尽然。”赖燕解释,一般情况下,硫化汞分解成二及其对应硫化物需在300摄氏度左右,而分解出红色则需要386摄氏度。也就是说,在佩戴朱砂饰品时,温度达到300度以上,才会让朱砂升华挥发,而这个温度在正常佩戴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遇见。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打火机的温度可以达到400—500摄氏度,所以如果有听到诸如“真朱砂不怕火烧”一类的话,请保持清醒的头脑。

赖燕提醒,不论所佩戴的饰品朱砂含量是高是低,绝对不可以加热处理!同时也请让朱砂饰品尽量远离可能的高温环境,以免意外情况发生。

银饰,真的可以试毒吗?

除了朱砂饰品,长久以来还有另一样饰品与“毒”捆绑在一起,不过并非本身有毒,而是大家都坚信它能试毒。它就是家喻户晓的“银饰”。

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常会见到这样的剧情:一根银针饭菜里,如果变黑了,那就说明里面有毒。

在日常生活中,也发生过这样的例子。前不久,西安的一位妈妈发现宝宝手上的银镯子变黑了,立马想到了“银针试毒”,于是带宝宝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发现宝宝的尿汞真的超标了数倍!这下对“银针试毒”可是深信不疑了。

真是这么回事吗?赖燕解释,银饰发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银会与硫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古代常用的“银针试毒”,试的其实大多都是砒霜,即三氧化二砷。按常理来说,银饰是不会与三氧化二砷发生反应生成硫化银的,但古时的砒霜多是高温蒸馏砷黄铁矿后的副产品,而砷黄铁矿是铁的硫砷化物,这样产出的砒霜大多含有大量的硫或硫化物杂质。因此,遇到这样的砒霜,银针想不变黑都难。

西安宝宝为什么会出现银饰变黑汞超标的情况?赖燕补充,人体的汗液中含有微量的硫元素,长期佩戴银饰必然会接触到不少汗液,银饰也就会慢慢变黑了。因此前文的妈妈发现宝宝中毒其实只是误打误撞,银饰是无法测出汞中毒的。

赖燕总结,朱砂饰品和银饰,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的饰品都能放心佩戴。

(一审:黄娟 二审:彭治国 三审:张军)

[责编:苏亮]

[来源:三湘都市报]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